返回

第一百七十二章 整合资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一百七十二章 整合资源 (第3/3页)

马拉维,津巴布韦,刚果,赞比亚和安哥拉。

    也就是印度洋和大西洋之间,东非人口最集中,经济最发达,城市最密集的区域。

    而中部经济带的铁路客货运输量在东非全国铁路网中占比也是最高的,毕竟这个区域,不仅承担东非国内主要客货运输,同时也是印度洋和大西洋贸易的重要枢纽。

    就比如巴西的货物,可以先海运到东非西部的港口,然后通过东非的铁路抵达东非东部港口,再输送到印度洋甚至是太平洋沿岸。

    虽然在大宗商品运输中,成本依旧比不过直接绕道好望角,但对东非本国经济意义重大。

    而且,这个时间段,南美东部国家和亚洲的贸易本来就不算多活跃,毕竟双方都是农业国,经济互补性并不强,反而东非处在中间位置,成为了绝大部分贸易的最终交易地点。

    就拿橡胶产业来说,巴西橡胶出口到东非,完成加工后,出口到世界各地,而远东帝国没有橡胶种植,可它也不需要和巴西交易,毕竟东南亚的橡胶就很便宜,距离也近,而东非本身就在南洋有殖民地。

    同理,远东帝国的主要出口商品,像猪毛,桐油,矿产等,南美各国也几乎不需要,主要还是出口到东非等工业国。

    毕竟南美各国主要进口工业制成品,而不是工业生产原材料,他们本身的工业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这样一来,地处于欧亚大陆,大洋洲和南美洲之间的非洲,在世界贸易中的地理优势就得到了体现,而作为非洲第一工业强国的东非,也在这套东非积极培养的贸易系统中占据了优势地位。

    弗里德里希就说道:“东非是世界贸易的关键节点,而交通领域的发展,能不断巩固我们在世界贸易中的优势。”

    “铁路在帝国交通领域占据重要地位,所以,提高铁路运输效率,减少中间环节,压缩铁路运输成本,就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在帝国公路交通大发展的背景下,铁路部门不能消极应对,除了提升技术水平,优化内部系统以外,还要和公路,水运部门加强合作,实现公路,铁路,水运的联运。”

    “在这个过程中,一些线路各个部门就应该进行协商,避免重复建设问题,就像赞比西河流域,日后赞比西河干流通航后,那赞比西河沿岸的大宗货运运输,必然会优先选择水运。”

    “铁路和公路部门,就不应该在其区域内过度建设和投入,甚至要放弃部分投入和运营。”

    “同理,一些中短途运输中,因为公路的出现,你们铁路部门应该拿出气魄,主动放弃和公路的不利竞争。”

    “当然,其他交通部门也要这么做,总而言之,帝国的交通发展方向是多元化均衡发展模式。”

    “相较于竞争,合作才是未来东非各个交通部门的主要方向,从而推动帝国建立世界最高效的交通运输网络和格局。”

    简而言之,弗里德里希的意思就是减少东非内部交通的内耗,在国家统一协调下,各种交通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位置,联动发展。

    放在20年代以前,东非交通虽然也讲究均衡,但是各个交通领域的发展过程中,更重视堆量,且东非国家历史短暂,缺乏经验,这就导致了交通发展领域的一些混乱和浪费。

    现在东非经济早就过了粗放的发展模式,尤其是在国际竞争中,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才能继续巩固东非在世界市场中的优势。

    就像现在,美国经济一团乱麻,就算等到美国经济重新梳理恢复后,这个时间段内,东非和苏联等国家早就多跑了几步,东非是放大领先优势,而苏联是追赶和其他工业国之间的差距。

    事实上,作为世界第一大工业国,东非是否是世界第一工业强国,还有争议,毕竟东非工业规模虽然排在世界首位,但是人均问题上,东非和欧美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

    这从城市化水平方面就能有一定的体现,所以,东非更要利用经济危机这个重要历史机遇,整合国内资源,缩小和其他国家的差距,从而让东非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强国。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