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七十八章 高纬度作战问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七十八章 高纬度作战问题 (第2/3页)

洲海域,难度也不小。

    如果要在阿拉斯加建设训练场,提升东非陆军高纬度和寒带作战能力,几乎不可能实现,除非东非只派出小规模军队前往阿拉斯加训练。

    蒙特军长说道:“对于帝国军队,尤其是陆军而言,高纬度作战,很难在本土实验,同时对这方面的需求也比较小。”

    “我们的国土范围就决定了,帝国军队的主要对手,基本和那些高纬度国家关系不大,也不会轻易进入高纬度地区。”

    “如果只考虑国土防御需求的话,那我们对高纬度地区作战的需求就更少了。”

    他说的不错,一般情况下东非基本不可能和高纬度国家在军事上发生冲突,因为二者距离远,中间还隔着温带地区作为缓冲。

    就像东非在中东的势力范围和苏联接壤一样,就算两国真为中东发生争端,大打出手,那主战场也只会在中东或者中亚地带。

    至于说东非陆军一路横推到莫斯科,那真是异想天开,同理,苏联哪怕把东非从亚洲大陆上赶下海,也不可能绕过印度洋对东非本土发动进攻。

    蒙特接着说道:“要谈及高纬度作战,很显然,这些是苏联,德国,瑞典这些高纬度军事强国才应该考虑的事,我们东非独占近半个非洲大陆,四周根本没有像样的对手。”

    瑞典的军事实力不弱,虽然如今瑞典在国际社会存在感不高,但是曾经瑞典在北欧和波罗的海地区,也是比较强大的存在,在彼得大帝以前,瑞典甚至能压制住沙俄,偶尔也跑到中欧的神罗扬武耀威,波罗的海几乎和其内海没有太大区别。

    一直到彼得大帝时代,俄国通过北方战争获得圣彼得堡出海口,同时战争消耗了瑞典国力,使其彻底失去波罗的海霸权,瑞典就成为了欧洲的二流国家。

    目前瑞典全国兵力,也才两三万人,但是,他们的寒带作战能力不容小觑,除了瑞典本身工业能力不错以外,其复杂的地形,恶劣的气候,也是瑞典能够游离于欧洲纷争之外的重要倚仗。

    这一点从前世芬兰和苏联的战争中就可以看出来,毕竟芬兰背后的主要支持者就是德国和瑞典,瑞典的实力显然比芬兰更强。

    至少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瑞典是最具有代表性,综合实力最突出的国家,本土作战就算不能抵御外敌,也能崩碎敌人的一口好牙。

    当然,总的来说瑞典在如今世界军事强国中,实力并不够看,而蒙特之所以提到,这主要针对的就是高纬度作战这个限定词。

    他说道:“从高纬度区域作战方面,在寒带国家中,苏联肯定是实力最强,德国北部虽然也处于高纬度,但整体气候特征倾向于温带地区。”

    “而北欧国家,瑞士,丹麦,挪威更擅长相关领域的作战,因为他们就生活在那里,熟悉当地复杂的地形,拥有丰富的野外生存经验。”

    “不过,如果他们离开北欧的舒适区,进入中低纬度作战的话,那就完全不够看了,也就欺负一些落后国家。”

    高纬度的寒带国家,实际上数量很有限,全球范围来看,符合这两点的也就加拿大,智利和阿根廷部分区域,苏联,北欧三国。

    而加拿大,智利和阿根廷,没有相关战绩背书,他们的地理位置,也基本比较安全,遇到战争和冲突的风险小。

    所以蒙特说道:“高纬度和寒带作战,基本发生在欧亚大陆北部,我们东非几乎没有机会和这些国家打交道,除非加拿大或者美国等国家,进攻阿拉斯加。”

    日本,苏联,加拿大,美国都能对阿拉斯加的安全造成威胁,但是,至少目前而言,这几个国家肯定不会为了阿拉斯加得罪东非。

    加拿大就不用说了,美国在这个时代也很少打仗,尤其是和军事强国一对一,日本倒是野心不小,可实力在东非面前不够看。

    至于苏联,事实上苏联还真有人提议,让东非把阿拉斯加“还给”苏联,而他们的理由则是,阿拉斯加是沙皇私自卖给莱茵皇室的,没有得到苏联(俄国)人民的同意,这是卖国行为,因此阿拉斯加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