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章 协商 (第2/3页)
,而非你本人的责任,更何况你上台也不过几个月的时间,哪怕要调整本国经济,也来不及。”
“现在智利经济的崩坏,智利的前几任总统要负主要责任。”
胡格的说法,虽然并不完全正确,但是蒙特罗总统心里听后却十分受用。
他说道:“还是胡格大使你更了解我的苦衷,毕竟经济危机是国际事件,而不是因为智利本国经济所导致的,美国才是本轮世界经济危机的主要推手,智利是受到了世界经济的波及。”
“而我现在看起来风光,实际上只是一个背锅人,上一任总统伊巴涅斯,他拍拍屁股走人了,烂摊子却留给了我。”
伊巴涅斯是一个政治强人,军人出身,1927年他发动政变上台,在任职总统期间,试图通过威权统治,推动智利的现代化和国家治理。建立警察机构,镇压反对派,控制国会,打压媒体和工会。
当然,他也并非没有成绩和雄心,就比如他试图推动智利矿产资源国有化,从而掌握硝石,铜矿的自主权,推动公路,港口建设。
同时,伊巴涅斯这个人,他对帝国主义并不感冒,平等的对待美国,英国和东非,这三个主要和智利打交道的帝国主义国家,同时,试图减少三国在智利的影响力,保持中立地位。
总而言之,伊巴涅斯并非庸人,但是他通过政变上台,统治天然遭到智利民众的反感,而且运气也不好,刚刚夺权不久,就碰上了世界经济危机,以至于他的部分经济政策,因为财政危机无法成效。
此前已经说了,智利的主要财政收入来自于矿产,而经济危机下,智利财政收入因为出口减少,大幅度降低,而伊巴涅斯推动的基建项目,也因为财政危机,不得不违约。
所以在1931年末,这位智利总统在国内反对压力下,主动辞职,流亡阿根廷,之后蒙特罗成功当选。
和伊巴涅斯相比,蒙特罗的当选就正规许多,不过,正是因为此前伊巴涅斯政变上台还有后续执政经济效果不佳的原因,他在选举时做出了的承诺,基本上和伊巴涅斯反着来。
就比如伊巴涅斯是独裁者,那蒙特罗就天然支持民主自由,伊巴涅斯通过强硬手段治理国家,蒙特罗就选择自由放任,伊巴涅斯搞基础交通建设,蒙特罗就把这些项目以劳民钱财为由取消,并且缩减政府财政开支……
蒙特罗总统的做法,不能说有错,但也绝对不合时宜,毕竟他的这些做法如果有用的话,美国经济也不至于像现在这个鬼样子,因为和智利相比,美国更加自由,民主,对企业和商人更加放任,更是坚定反对政府干预。
前世,蒙特罗的统治就很短暂,大约再过几个月时间,他这位“民选”总统,就会被赶下台。
东非并不关心蒙特罗的命运,只想赶快促成进一步的谈判,因此胡格只说好话。
他对蒙特罗总统说道:“就是如此,蒙特罗总统阁下,智利如今的经济情况,本来就和你没有太大关系,伊巴涅斯现在去了阿根廷,但是他也确实给你留下了不少烂摊子。”
“不过,我相信在你的努力下,智利的经济应该会得到好转,不过这还需要时间,届时你的政策才会取得效果。”
当然,实际上胡格反而更看好前总统伊巴涅斯,就现在智利这个状况,底层民众几乎到了爆发的边缘,反而伊巴涅斯这种强人,才很有可能推行一些见效快的政策,并且暂时压制住国内的政治动荡。
可惜,伊巴涅斯虽然是独裁者,但他本人对权力,其实并不算过于热衷,知道进退,否则的话也不可能主动辞职。同时,伊巴涅斯本人在经济领域也不太擅长,毕竟他是军人出身。
这一点从前世就可以看出来,前世伊巴涅斯当过两届智利总统,第一届就和本时空里一样比较失败,而前世,他在1952年又当上了智利总统,至于执政效果,在智利的评价两极分化。
有人把他视为民族英雄,改革者,底层民众权益捍卫者,而有人说他独裁,经济管理失败,依赖个人魅力而非制度。总而言之,伊巴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