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十六章 劫难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五十六章 劫难 (第1/3页)

    在西域征战,最大的烦恼可能就是距离。

    不来此地,根本无法理解地广人稀是什么概念。从一地到另一地,动辄百余里、数百里,而这数百里中间的很多地方甚至不配有地名可在中原,兴许走三十里就是另外一个县了,中间还满是村落,到处是绿油油的农田、碧波荡漾的河湖以及一面又一面招展着旗帜的乡村食肆。

    农业、人口方面的差距是相当大的,而且难以弥补,因为自然禀赋不行。

    财富或许可以弥补一些,毕竟当商路要冲,收税都能发大财了,老百姓靠卖粮食、卖水也能不无小补。但农业禀赋不佳,便是财富再多又有何益?你生产的粮肉蛋奶没法消化这么多财富,只会把本地物价推高。

    自高昌西行之时,邵还看到了一支庞大的辐重队伍。

    他们往西南方向走,很显然是给赵玮部提供粮草、器械的,但应该只走一百五十里到横截县(今托克逊附近)就止步了,那边现在囤积了不少资粮和人丁,自有其他人继续往前运输。

    根据最新得到的消息,赵玮部前锋已出横截县,进入了西南边七十里的山谷(苏贝希山沟)。

    邵对此没什么想法,离焉耆的属国危须还远着呢。出山谷后,要经一段沙,中有泉水一处,名银山泉一一此泉在唐代名阿父师泉,传闻僧人登崖祈水,得泉涌而出,无人时仅少量渗出,取水之人多时则大量涌出,其实此泉早就有了,且在周围形成了一个小湖泊,是古丝绸之路上重要水源节点,20世纪时慢慢干涸。

    过此泉后,还要翻越银山,此山上应有焉耆或危须兵一一天山一部,因多银矿而得名,西域诸国自铸的银币多出于此山。

    从横截县到银山,总计二百九十里,除泉水一处外,中间不是沙漠就是山沟,并不容易走。

    当然,人家不容易走,自己这一路也没多简单。

    出高昌后,大军往西北方向前进,两三天后才抵达交河县。早前屯于此处的兵马已然南下,而今除了三千秦州丁壮外,就只有原车师前国百姓了。

    十六日,邵出交河,连续行军七日,抵达这个位于车师古道上的山谷一一高昌行营以其为「安戎戌」(达坂城)。

    安戎成有四百车师兵,见到邵前来后,纷纷请求归乡。

    对他们而言,安戎成是国家西睡,时不时受到贼骑劫掠,又非他们的家,实在不愿在此守下去了。

    邵没有立刻答应,而是先带着王府属吏登高望远。

    别人还没说话呢,大农柳恭却神色一震,道:「大王,这是好地方啊。」

    邵也觉得不错,别的不谈,河流比高昌多多了,弄不好雨水也多一些。

    高昌那鬼地方,河流看不见几条,有也不能保证全年有水,泉水与河流一个鸟样,故需要大规模开挖四通八达的地下井渠,收集雪山融水。

    西边这一块其实都是古车师国领地,但后来不知道为什么废弃了,明明条件那么好。

    这可能与车师国被汉和匈奴分据,各立车师前王(原车师王世子)、后王(原车师王兄弟)有关,也有可能就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