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五章 这么好心? (第2/3页)
中间共同的朋友约了郑希莫,我不打算让郑希莫签到灵河去,北极光视频那边在布局电影,我准备牵线搭桥,让郑希莫可以跟北极光合作上。”
卢庆珍:“北极光也是站在严河这边的。”
“没错。”陈梓妍点头,“而且,北极光负责电影这一块的人,可是严河的老朋友。”
卢庆珍惊讶不已,问:“林淼淼吗?”
“不是,是林淼淼的男朋友,严河的学长,王霄。”陈梓妍说,“当年严河在振华读书的时候,跟王霄就是非常熟悉的朋友。”
卢庆珍:“北极光,这是故意把王霄放在这个位置?”
“嗯。”陈梓妍点头,“林淼淼并不打算继承父业,进入北极光,她已经在读博士了,林德盛估计是想要培养王霄,可王霄不是林淼淼,在北极光没有根基,名不正言不顺,真靠着结婚证上位,也容易被人编排,所以,估计是考虑到这一点,林德盛才让王霄去负责一个新的业务板块,老人们手伸不到这个地方,王霄在振华负责青志协的时候,又接待认识了大量的电影人,加上他跟严河的关系,做这一块,基础很好。”
卢庆珍:“然后你就给他送人过去了?”
“龙岩不懂刘毕戈的价值,把他逼到这个份上,未来必然分手。”陈梓妍说,“但是,一个能够在国际上获得名声、拿奖的导演,对于一家电影公司的意义,不是几个亿的票房能衡量的,那意味着敲门砖,意味着一张谈判的筹码。真把电影视为百分之百的生意,是会被鹰啄眼的。”
电影就是这样一个行业。
它是商业,可如果你真跟它纯谈商业,你就永远只是王晶。
他是大佬,但你对他的敬重,永远少那么几分。
行业,也不会把他定位成一个标识。
到了海外,没有艺术性的加持,商业也不被买账。
-
《钢琴家》第二天的票房只有1628万了。
尽管如此,《钢琴家》还是有样学样地表示,自己已经开始盈利。
什么海外发行卖了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什么陈品河的表演受到了几十家媒体的盛赞,什么北美发行方Neuron认为陈品河的表演具有冲击奥斯卡影帝的实力,将在今年颁奖季为他全面开展公关。
陆严河给陈梓妍说:他用《定风一号》给《钢琴家》造势,我们是不是可以反其道而行之,用他现在的势头,给温老师造势?
陈梓妍:?
陆严河:让一家外媒在美国街头做一个采访,询问他们今年最有印象的中国电影是什么?他们今年最关注的中国电影人是谁。
陈梓妍:你这是?
陆严河:《定风一号》在北美的票房可是过了千万美元的。
陈梓妍:我懂了,你想这样打击报复回去?
陆严河:不仅仅是为了打击报复,是为了让温老师今年能够真正地进入颁奖季的视野。
陈梓妍:好。
陆严河:陈品河接下来应该会有一些公关活动,梓妍姐,你去跟达伦沟通一下,接下来我要进组拍戏了,但温老师的时间都空出来了,北美那边前期的公关活动,都让温老师接下来,包括绿谷、D19、Parameter他们的电影放映活动,有曝光的机会,都给温老师安排一下,接下来的时间,得让北美那边不断地熟悉温老师这张脸,记住他。
陈梓妍说好。
陆严河:另外,也多帮温老师接触一些好莱坞那边的电影项目,最后接不接是一回事,但要通过媒体报道,营造出温老师通过《定风一号》这部电影,以及近期的曝光,开始真正打进好莱坞的印象。
陈梓妍:那不如你给温老师在《黑衣人》里安排一个客串的角色,从《黑衣人》这个电影开始,这部电影现在位列好莱坞电影期待榜的第四名。
陆严河:可以啊,就先这么放消息出去。
陈梓妍:行。
-
用最顶级的资源来为一个演员造势,可以把一个演员推到什么地步?
除了观众缘,什么都可以拥有。
陆严河用如此之大的资源来推温生明,是很多人梦寐以求而不可得的。
江玉倩知道陆严河要为温生明今年冲击北美颁奖季而造势,所以,她本来就需要稳固自己在好莱坞的势力而需要举办派对,邀请函第一时间就送到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