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章 让电影回到电影 (第1/3页)
《舟》讲的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在创作这部电影的时候,其实有人提出来过,这样一个剧本,如果在拍摄阶段还拍得更加隐晦的话,即使最后被人挖掘出了表象背后的真相,那些讨论也并非电影本身。
换而言之,那不是属于电影本身的东西了。
在一部电影筹备的阶段,一个电影在剧本的基础上,究竟应该往什么方向去做,做到什么程度,对一个电影的主创来说,是非常痛苦的事情。
陆严河当初提出,要删掉他销毁毒药那个镜头的时候,没有人在明面上提出反对,私下里,却是有很多人说这样做不行的。没有这个镜头,电影里就没有任何信息可以直接表明,父亲的死跟他有关。对这个故事来说,少了“弑父”的结尾,它前半段家人之间的那种羁绊与相濡以沫的氛围,就无法被一把尖锐的刀划破,冲击感会消失。
但是,陆严河是这么跟罗宇钟和于孟令说的。
“这个剧本的编剧张秋萍老师,她创作这个剧本,是因为她的原生家庭,她有一个同样虚伪的父亲,为了塑造自己好父亲、好丈夫的形象,为了自己的仕途,隐瞒了他早已经在外面有另一个家庭的事实,欺骗了所有人。
“所以,张老师写了这样一个剧本,就是想要戳破一个虚伪的、慈爱的、深爱子女的父亲形象。而在剧本的结尾,她也设计了这样一个反杀的剧情,我想,这大概就是她悔恨的、想要实现而没有实现的心愿。
“但是,大家别忘了,在她父亲去世之后,她其实有很多时间、机会去把这个剧本拍出来,就算不拍,她也有很多的机会去揭穿她父亲当年撒过的慌,可是,为了保住家里的颜面,她也全部隐忍了下来,什么都没有说。
“这难道不是另一个客观上的真相吗?我们都不得不沉默地、努力地、甚至是屈辱地维持着一份表面的体面,哪怕悔恨,因为人的生活要继续。复仇是真相,掩盖也是真相,结局是父亲死了,造成这个结局的原因是什么,每个观众心中都可以有自己的答案,甚至,剧本里以儿子的视角写他下了毒,可没有提及的部份呢?姐姐什么都没有做吗?
“它应该是迷雾重重的,复杂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哪怕是最亲近的人,你也永远不知道别人做了什么,你永远只能知道自己做了什么,你也永远只能看到从你眼睛里看到的真相。”
陆严河用这一番话,说服了罗宇钟他们。
每一个家庭都是一个罗生门。
-
《舟》的场刊打分出来,2.9分,中等偏上的水准。
这样一个打分,倒是比陆严河预想的要低。
但是,虽然打分不高,媒体的反应和讨论却是今年西图尔国际电影节最热烈的。
很多人都在讨论这部电影。
几乎每个影评人都在自己的社交媒体专门就这部电影讨论了不止一次。
陆严河在媒体见面会以后就匆匆离开了西图尔。
他得赶回去拍《原来的父亲》。
无法采访到陆严河的媒体记者们,纷纷争夺罗宇钟、温生明和于孟令等人的档期。
温生明才刚刚经历了北美颁奖季漫长的公关宣传轰炸,正是他在国际上知名度最高的时候,这会儿又凭借《舟》,再次获得这么多媒体的狂轰乱炸,很多人都能看出来,温生明接下来在国际上将会“坐实”他表演艺术家的地位了。
从一开始,陆严河就是以这样一个形象介绍他的。
确确实实,从《定风一号》到《舟》,他在电影中展现出来的表演实力,也确实是一个演技精湛的表演艺术家。
于孟令更是因为在电影中好几个让她美得惊心动魄的镜头,得到了一众媒体的热情。她在电影中的出场,屋檐下那一滴泪,被很多媒体报道提及,都说那是一个或许将来会被广泛提及的镜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