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实用主义者的理想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实用主义者的理想 (第2/3页)

那就只能抱着亏本的心态去做这个项目了。”

    陈玲玲问:“如果,把《瓦光》这部剧像电影一样,在视频平台上进行售卖呢?必须花钱才能看完全剧,这样会有盈利的可能性吗?”

    “理论上可以,但实际上,到目前为止,视频平台点播收入最高的也没有达到过1亿。”陆严河是知道这些数据的,“这包括了大热剧集的点播,也包括了电影的,天花板在这儿摆着。”

    陈玲玲叹了口气。

    “或者,直接制作成电影?”

    “制作成电影?”

    “以电影的形式,制作一个三部曲。”陆严河问,“有这个可能吗?”

    陈玲玲问:“宫廷题材的电影,有市场吗?”

    “不知道。”陆严河摇头,“但至少如果制作成电影的话,在销售渠道方面,我们灵河可以帮忙。”

    “你是说海外销售吗?”

    “对。”陆严河说,“1亿人民币对于一部五集剧集来说,几乎是无法收回的成本,但是对于一个电影三部曲来说,风险就要小很多,而且,一样,它还是可以在视频平台播出,也可以在电视台播。”

    陈玲玲陷入沉思。

    陆严河说:“导演,无论如何,想办法把它拍出来,总是比一直让它被束之高阁更好,对吧?”

    陈玲玲:“如果不能按照我的想法拍出来,我宁愿让它永远被束之高阁。”

    陆严河点头。

    “我理解,毕竟它要是真的被拍毁了,也就毁了。”陆严河说,“我说的不是要降低制作标准,不是这个意思。”

    陈玲玲其实也知道陆严河说的不是那个意思。

    “一部五集短剧拍成一个电影三部曲——”陈玲玲沉思片刻,问:“你觉得这样真的能行吗?”

    “能行。”陆严河点头,“拍成电影三部曲,即使在票房上无法将投资收回来,但是,无论是后续其他版权的销售,还是长线收入,都不至于像做成五集电视剧一样,注定亏损。”

    “一亿的制作经费去做三部电影,对电影来说,是不是又廉价了?”

    “导演,你相信我,大制作有大制作的壮丽,可这不意味着非大制作的电影就不能够吸引观众了。”

    宫廷戏需要很高的制作费吗?

    其实不需要的。

    除非你像《瓦光》一样,要一比一地还原,这就意味着,建筑需要专门修筑,服装造型需要一对一地设计、制作,等等。《瓦光》之所以成本如此之高,也就是这方面的原因——这已经是电影制作标准了。

    陆严河说:“我读了《瓦光》的五集剧本,从故事剧情来说,我认为它完全可以改编成一个三部曲,它呈现的本身也是一个后宫女人的三个阶段,最美好也最残酷的单纯,最复杂也最汹涌的斗争,力挽狂澜也无法阻挡的盛极而衰。我一开始以为它是一个宫斗题材的故事,后来发现宫斗只占据很小的一个部分,它讲的实际上就是一个人跟自己的人生、跟周围环境斗争的故事,斗赢了一部分,也斗输了一部分,最后的结果看似是不圆满的,但也已经彻底地挣扎过了。我喜欢这个故事残酷表象背后透出来的、试图挣脱人生桎梏的生命力。”

    陈玲玲听到陆严河这样一说,颇为动容地看着陆严河。

    “所以,拍成电影的话,它可能确实不是那种能够卖非常高票房的电影,它的商业性不是那么够,也不够爽,但肯定也有一部分这个题材的爱好者,会走近电影院,然后被这个故事打动。”陆严河说,“最关键的是,制作成电影,它本身的质量不会有任何降低,它能够被拍出来,它会能够按照你想要的样子,去跟观众见面。”

    陈玲玲导演长吁一口气。

    “你说的有道理,我思考一下。”

    -

    关于把《瓦光》拍成电影的事情,陆严河并不是一时心血来潮。

    宫廷戏一直是中国电视剧的热门题材,但是在电影领域,很少看见。

    甚至可以说,在最近十年、二十年,几乎没有。

    但是,这实际上本应该是电影中非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