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有平台2 (第3/3页)
自己手里的话,不是说我要去跟其他的平台、渠道竞争,但至少我们不会在这个地方有朝一日被人掐住咽喉。叶脉网也做很多的视频内容,但是它的视频内容跟北极光、冰原这种头部视频平台的大方向是不同的,形成了差异化,同时,又在这个差异化的发展下,有了自己的空间,开拓了很大一块曾经没有的市场,比如很多的名人博主,在叶脉网上传自己的一些视频,把短视频平台跟长视频平台综合在一起,变成了一个名人博主的汇集地。”
陈梓妍问:“那你做这个平台,之后往什么方向发展呢?”
陆严河摇头。
“我们就照着几个可能性的方向去做,我们没有办法去烧钱砸内容,但方向会自己慢慢出来的。”陆严河说,“我们有这么多的内容创作者、艺人,还有这么顶级的团队,子杏姐过来以后,以她的能力,完全可以把我们拥有的资源进行排列组合,整合成这个平台的品牌内容。”
“嗯。”陈梓妍点头,“可以。”
陆严河笑了起来。
“而且,关于这个平台,其实我已经有一个想法了。”
“什么想法?”
“我想要请秋灵姐牵个线,以拍摄纪录片的方式,驻扎到某一个派出所,去拍摄这个派出所的日常。”陆严河说,“拍真实的案例。”
陈梓妍:“……啊?”
“这只是一个例子。”陆严河说,“子杏姐最擅长的其实就是拍这种纪录片式的节目,当初《城市游记》就是这么来的,派出所、民警只是一个样本,完全可以针对各个行业,去推出不同系列的纪录片,其实这样的节目,观众也很多。”
陈梓妍:“行吧。”
“彭之行和李鹏飞还要做户外纪录片呢,我也准备买下来,作为这个平台的当家栏目去推。”陆严河笑着说,“包括——嗯,比如聚焦经纪人这个职业,去呈现台前幕后的一些东西,这都是非常吸睛但制作成本又不高的节目。”
“你脑子里面真的挺多这些想法的。”陈梓妍说,“你是怎么想到这么多点子的?”
陆严河只顾着笑。
何止呢。
那太多点子了。
太多不需要多少制作成本、却能引爆话题的点子。
-
“深度访谈?”彭之行惊讶地看着陆严河。
陆严河点头。
“你之前不是一直想要做这个吗?”陆严河说,“没有播出日期的要求,也不对你的内容做任何的干涉,一期80万元,我们预付5期、一共400万元,如果前5期能够实现盈利,我们再讨论后续怎么合作?怎么样?”
深度访谈节目是很难有巨大商业价值的。
一期节目的广告费甚至都覆盖不了制作成本。
访谈嘉宾可以出于宣传期的需要或者别的原因,无偿上节目。
但是彭之行这个主持人以及制作团队,都肯定不能为爱发电的。
80万元一期,看上去就不算多,实际分下来就更不多了。
然而,在当下的环境里,这样的制作经费也仍然难以拿到。
哪怕你是一线主持人,你就基本上拿不到。
各个平台是要赚钱的,有KPI的,不是来支持你为爱发电的。
彭之行知道,这更意味着一个机会。
如果节目能够有一定的流量和正向反馈,这个节目就能做下去、生存下去。
关键是,这个节目没有任何排期或者制作上的压力。
它完全可以用《之行》的团队,在《之行》的拍摄间隙去进行。
等于是大家可以多赚一份钱,对彭之行和他的团队来说,这是非常快乐的。
彭之行惊讶不已。
“你真的要支持我做这样一档节目吗?”
“真的。”陆严河点头,“而且,我认为它大有可为。”
“从市场角度来说,我认为它在反其道而行之。”
“不,从市场的角度来说,这几年,市场反而在拨乱反正,你可以清晰地看到,任何一个口碑好的东西,无论是什么形式的东西,总会在流量和商业回报上获得正向的反馈。”陆严河说,“这么久了,深度访谈节目几乎都断掉了,可是,当大家都说内容已死的时候,你也肯定发现了,那些长篇文字报道的文章,越来越容易获得广泛的讨论,这一点,在明星艺人的访谈上尤其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