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君臣齐心 (第1/3页)
崇祯帝以前是刚愎自用,但他不是傻子。他知道进行这样一项超级文化工程,文化积淀和丰厚的物质基础缺一不可。历经千年,文化积淀就摆在那里,可放眼他实际控制下的大明疆域,当今有资格和财力支撑这项超级工程的也唯有大宁。
皇帝不是圣人,一个能做千古一帝的机会活生生地摆在他眼前,他无法拒绝,也没有拒绝的理由。
崇祯帝想在被名利冲昏头脑之前,想听一听关山月的要求是否合理,“爱卿说吧,朕先赦你无罪。咱们君臣之间自当知无不言,凡事都是可以商量的。只要你的要求不是太过分,朕一律当准。”
关山月一直认为《四库全书》的编纂,是华夏文明空前绝后的文化浩劫,被禁毁的远多于被收录的,而那些被收录的也全都是篡改、删节后的阉割版,已经失去了应有的文化价值。在思想上更是中国文明主体的一次“癌变”,是对整个古文明毁灭的罪证,对近现代中国的负面影响深远,也是近代中国在重建现代性过程中,没有有益的古代文化传统,导致传统文明彻底崩溃的直接渊源,是清朝统治者对汉族为主体的华夏文明最彻底的破坏。
他点了点头长舒一口气,刚才心里直打鼓生怕崇祯帝不答应,郑重其事地说道:“臣的建议只有一条,那就是编纂过程中,圣上必须给予编书士人真正的自由,圣上不许以维护统治为借口,查禁违碍古籍。更不能借机禁毁、篡改古籍,大兴文字狱。”
崇祯帝神情一怔,心中思绪万千,猛力一挥衣袖,大气无比的说道:“朕没有看走眼,爱卿不是秀才,实乃中华真正士人也。‘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说的就是你们这种硬骨头的人。往日你跟朕说大明不是朕一个人的大明,这文化也不是朕一个人的文化。朕可不想留下一堆毫无价值的糟粕,让后世子孙戳着朕的脊梁骨骂朕,预期那样还不如放在民间流传保存的好,朕准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