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台湾告急 (第3/3页)
怕是我大清又得委曲求全,落得胜而不胜,法国却是败而不败。”
左宗棠站起来,忽而又坐下叹了口气,“胜而不胜,败而不败。”
却说光绪十年(1884)七月,法国远东舰队司令孤拔奉命率领舰队开往中国福建、台湾一带海域准备对大清发动战争,东南沿海岌岌可危。而台湾扼守东南门户,法国对台湾志在必得,如台湾一失东南半壁皆在控在法国的手里。台湾局势的危急,使清庭在危难之际又想起了赋闲在家的淮军猛将刘铭传,朝庭急令他以福建巡抚衔奔赴台湾督办军务。此时刘铭传已回乡静养了十三年,可东南危局,台湾台急,朝庭一纸电令,虽然他有满肚子的怨气但此时已不是计较个人得失之时,他好无犹豫立马接旨起程。
当法国人得知刘铭传督办台湾军务的消息后,决定在海上谋害他。刘铭传表面上装得非常害怕,征调了不少水师船只保护自己。到了上海后,更装得畏畏缩缩,躲在上海衙门里足不出户,这样使法国人误认为他不敢到台湾去督师。正当法国人放松警惕的时候,刘铭传在一个风雨交加的晚上,微服离衙登船前往台湾了。
刘铭传到台湾后,发现台湾防务十分薄弱,总共40营官兵,号称2万多人,却要守卫长达2000余里的海疆,而且装备极差,名为水师,却无船只,守岸炮台火炮又少得可怜。时任台湾道台的湘军将领刘璈又将40营兵中的31营部署在台湾南部,在台北只部署了9营。这一弱点为法军所窥知和利用。刘铭传想调台南的一部份的守军北上但在台的清军多是湘军,清庭的门阀派系之见异常深谛。刘铭传要调十营的清军北上但好说歹说刘璈只愿让四营的人马北上,刘铭传最终也是无法只得有了胜于无,率这四营军士北上守御。
虽然兵少器钝但大战迫在眉睫刘铭传也只得打起精神组织布置台北防御。他把防御的重点放在台北和基隆,因为台北是台湾北部之中心而基隆则这一带地势较平易登陆且失了基隆则无险可守。就刘铭传尽力安排筹划时,台湾战事突然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