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十章 找上德国(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五十章 找上德国(一) (第1/3页)

    、、、、、、、

    话不多言,没过两日刘飞扬就曾国荃送来的建新军的关防,而这几日他则多是一个人关在衙门的书房里,在脑中反复思索、不断回忆。他根据自己的所学所知,加上意识里那超前的知识来制定一份新军的建立、训练计划。

    而后刘飞扬就把刘洪恩拉到书房,刘洪恩是军伍出身当然比只在福州船政学堂读过几年书的刘飞扬对军队的了解要深得多。两人首先就谈了征招军官和士兵的事,刘洪恩提出可以从湘系中征调一些军官来。但刘飞扬不同意他认为这些军官旧习气太多,他希望组建一支比较纯洁、素质比较高的军队。刘洪恩听了之后也同意,那么只有从一些学堂征招一些学员。现在大清办有一些新式的武备学堂,规模最大的就是天津武备学堂,但它是淮军办的,不可能调人给南洋。而南洋办的武备学堂中,最好的就是刘飞扬自己念的福州船政学堂。但这个学堂却是个海军学堂,而刘飞扬筹建的却是陆军,所以只能从次一等的金陵武备学堂、长沙武备学堂和武昌讲武堂征招一些但人数不可能太多。

    刘飞扬马上向曾国荃发电,请求征调一些从各武备刚毕业的学员。曾国荃答应调了一些学员给刘飞扬。

    刘飞扬想了想说:“先征一些人吧,以后在军队中我会请一些洋教官,军官可以边练边学,我们也可以组一个教训队自己培养军官。”

    接着两人又商议征招士兵。刘洪恩提出征招的士兵不但要身强力壮而且不能招有市井习气的人,这样才能保持军队的纪律性。刘飞扬以为也是,开始时的纪律特别重要。他建议:“此次征兵,一、要征招年纪十七到二十身体好的农家子弟,但要没有结婚的;二、征招一些读过书的人,当然年纪可以放宽一些;三、响银可以高一些,绿营每月是一两八钱,淮军是每月二两六钱,我新军每月给三两二钱。此次征招以二千人为限,最好多招一些读书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