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十三章 应付列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五十三章 应付列强 (第1/3页)

    、、、、、、、

    军火有了下落但兵员的征招又出了问题,首先刘飞扬发现刘洪恩招的士兵几乎没有识字的,这和他们原来的想法大相径庭。他本想要求刘洪恩要招一些读过些书的人但了解了之后感到这决不可能,当时的中国百分九十的人是文盲,而读过些书的人是不会来当兵的。不得已刘飞扬只得在招兵的年龄上要求,把所招的兵员年纪上放宽,把下限十七岁放低到十六岁,这样他就能在以后的训练中对他们进行一些文化学习。

    至于两千多人的士兵征招还不太困难,但征调军官就麻烦了。虽然有曾国荃的手令但各个武备学堂的学员首先是有淮系先招,然后是朝庭再要一批人,然后才轮到曾国荃。所以就算曾国荃尽量满足刘飞扬人数也远远不够,原先准备要起码一百个军官结果千方百计也只不到四十人而且恐怕素质还不会好。

    最重要的就是要找二十个留学人员。这些人不但要有一定的军事素养更重要的是人心。

    刘飞扬对这些都忧心匆匆,但他已无心再想这些。随着与建军消息的公开,就有军火商找到上海衙门推销军火,但刘飞扬明确的说他已与德国签订了军火购买合同。这可惹恼了英国、法国、美国的商人,他们联合找到自己的领事馆,要求领事出面施压,因为这不仅仅是两千把枪支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如果刘飞扬练兵成功那数量将猛增,以后的军火需求将非常庞大。

    几个领事一同到上海衙门质问刘飞扬为什么军火采购没有让他们国家的商人参与。

    刘飞扬并不慌张,他早就准备好了一套说词。“诸位领事,并不是我不想采购你们产品而是你们看不起我这小小的生意。我要采购军火消息我想大家早就知道了吧,可是你们国家的商人有谁来找我洽谈。”

    英国领事温斯特最是不满,清国的军火采购一直是英国占了大部的份额,如今刘飞扬的采购却给与英国有很深的矛盾的德国这使他非常愤怒。他盯着刘飞扬怒声说:“那是因为前些日子正是贵国的端午节所以我国的商人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