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十二章 强修铁路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七十二章 强修铁路 (第1/3页)

    、、、、、、、

    两天后,刘洪恩带了一些人踏上征招新兵的行程。这次征兵虽然刘飞扬增加了征招四百个读书人的难度,但新军在长江中下游也有了一定的知名度。新军的军晌高、升职快从新军第一团的士兵口中传回他们的家乡,传向周边的各地。所以刘洪恩到了一处,宣布征收新军新兵,不但很快征兵处立即被人给挤满了而且还不断的从其它地方涌来要求当兵的人。

    水涨船高,来的人多当然对于要当兵的要求也提高了。但是刘洪恩不像上次征招江北的兵,而是把招兵的重点放在江南,因为要招读过书的、识字的,苏南、浙江自古就是文化昌盛之地,读书人也多,所以在这里征兵能多招到一些读书人。

    虽然读书人还不屑于当兵但江南人多地少,读书人还多,再加上朝庭的捐官制度使科考招的人越来越少,不少读书人无以为生。而且去年大旱使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生计越发的困难,现在有一个机会虽然是他们看不起的当兵,但与能添饱肚子相比,丢些面子又有什么,何况征兵的人还说了只要是读书人、识字的当兵都可以按军官发晌,可以更快的当军官。

    如此优厚的条件而且如果能当了军官的话那他们也不算丢了读书人的面子。所以征招读过书的、识字的这次征兵也不算太难,仅十来天要征的两千兵就齐了。

    ·····

    新征的兵到位后,新军的训练在有条不紊的进行,各处工厂也陆续开办,刘飞扬不但要忙于新军的训练,而且要应付各工厂的邀请。不但有刘飞扬自己办的工厂也是其他人办一些小的机器工厂,他要给各个工厂剪彩还在做演讲,鼓励人们投资工商业,鼓励人们创建西式企业。他想要让中国最发达的上海、江南成为中国最早向工业化迈进的地区。

    一切好像都按着刘飞扬的所想向前进,虽然天气越来越热,可不管是新军的训练场还是各工厂噪杂的车间都是一副热火朝天的情景。

    这天刘飞扬呆在上海衙门里,难得的有休息的时间,这时原松江府现在的松江县县令陈仲发匆匆的赶到上海衙门求见刘飞扬。

    “大人,在松江的铁路修建队要拆除卑职辖下南高村的祖祠,这如何使得,南高村群情振奋誓死不让,要铁路修建队修改路线。可铁路修建队硬是说路线不能改,路线一旦划定他们是改不了的,现在双方僵在那里互不相让。”

    刘飞扬皱着眉头听着,铁路的修建他的立志于行,不管有多大的困难一定要修的。虽然他也知道修建铁路困难重重但他疑惑的是一个小小村庄胆敢阻碍铁路的修建。要知道经过松江的铁路是属于英国的沪杭铁路,而且这个小小的县令会为几个村民而得罪英国人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