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北攻南突 (第3/3页)
教的援军是要去淮北增援的,现在淮北城已失,而退回宿州则清妖可长驱直入进攻教廷所在,因此他们决定就在~~驻守,阻住清军。
此时烈山县的灯花教徒还是不少的,从淮北退下来的就是近两万人,援军还有一万,他们有近三万的教徒,而南下的淮军也不过八千人。虽然人多但不是人多就行的,淮北城里也有两万多人可在淮军的猛攻下,不过一个时辰就陷落了,而烈山小城该如何挡住清军?
烈山的守军决定不再固守城池而是分散开来,以烈山县城为中心分布防守,处处为战。
休息一日的淮军举兵南下,傍晚时分入了烈山地界,斥侯来报乱匪不再集于一处,而是各处山头,树林、河岸、村庄都有乱匪。斥侯在探查时就有不少的碰上乱匪被捉了、杀了。叶志超皱了眉头,大批的乱匪好办,可小股的乱匪难剿。如果分兵,对此地不熟难以剿清,而且容易陷入混战,淮军将损失很大。可不分兵,这遍地的乱匪又该怎么剿,如不管他们以后这匪患也不好办。
叶志超苦思也是无法,见天色已晚干脆就下令先扎营,等明日天明再做打算。
就在叶志超头疼时,刘飞扬却下令新军趁夜出兵,行不点灯、人衔草、马套口。他想趁夜冲过淮南与蚌埠之间的防线,给切断宿州与南线的联系,直接危胁灯花教的老巢宿州。打它一个措手不及,不求能马上攻下宿州,只求把灯花教拖在宿州,已期能与淮军南北夹击,把灯花教主力歼于宿州之地,不使它再游寇它处。
这样做的风险当然是很大的,四千的新军可能要面对数万的乱匪全力一搏。而且一冲过淮南与蚌埠之间,新军就可能被围在这三地乱匪,如不能剿灭乱匪那新军就可能被困在此。危险是巨大的但刘飞扬敢这么做前提是新军的训练、装备与灯花教巨大的差距,只要新军能固守一地,他是不怕灯花教的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