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一十四章 香港之行(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一十四章 香港之行(一) (第1/3页)

    、、、、、、、

    在这个时期中国对外贸易的空间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全国对外贸易枢纽由广州逐渐北移至上海。在中国沿海唯一能与上海争雄的口岸只有香港,这得益于香港优越的地理位置及宽泛的贸易辐射面。

    香港对华的转口贸易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香港在中外贸易中居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其影响所及自华南沿海至北方环渤海地区均有表现。更重要的是香港不仅是中国沿海的贸易中转站,其转口贸易的辐射范围还远及美洲、欧洲、印度、南洋、日本等地,重要性不亚于上海。这首先得益于中外贸易兴起为殖民地香港创造的机遇,以及香港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英国殖民统治时期实行的自由港政策。

    台湾开港以后以稻米、蔗糖、茶叶、樟脑、煤等四五种主干商品为出口大宗,国际市场上的紧俏商品樟脑为港台间的大宗商品交易。随着塞璐璐工业的崛起,欧美等国对樟脑的需求猛增,但全世界仅日本和台湾的天然樟脑产量较大,故台湾樟脑呈供不应求之势,香港市场上樟脑的价格扶摇直上,外商在台湾以每担12两左右的价格揽购的樟脑,运至香港后每担可售20两,多至20余两。大批樟脑从这里运往印度、欧洲,经香港转口的数量占台湾全部樟脑出口量的绝大多数。尽管与其它口岸相比,港台贸易关系相对简单,但台湾对香港的贸易依存度高于其它口岸。

    刘飞扬来香港就是为了查探经香港出口的渠道,使台湾的出口商品能自主出口,不必再依靠洋行。把主要利益为洋行洋人所获,如果说现在的出口金额还不太多,当台湾的工业发展以后如果还不能自建销售渠道的话,那每年所减少的利润将不可估计。

    同时香港也是洋人来华的必经之地,这时是洋人来华淘金的中转站。刘飞扬要招募技术人员,这里中国最合适的地方,也是价格最合理的地方。

    刘飞扬一行随便逛了几条街,对这中西合壁,就在这几十年间从一小渔弯崛起起来的城市,倒也是兴趣盎然。刘飞扬见街道两边的洋行还真不少,但他看见洋行的生意还不错,只是这生意不错的他都不在意。行了一个多小时,旁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