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三十一章 危机中的机会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一百三十一章 危机中的机会 (第3/3页)

就降了二十一两。华商办的棉纱厂也感到不小的压力,还好前期做了准备,开扩了市场。在江南市场,华商的厂也跟着降价,而更多的货向内地销售。

    很快棉纱的价钱就降到成本以下,每吨就一百二十四两,这样洋人的棉纱运到中国的量才逐渐减少。

    与棉纱一起进入的还有各种工业品,钢铁的价格也只剩每吨五十七两,中国的钢铁的使用多在清庭已批准的汉口到南京的铁路和汉口到广州的铁路。但这两条铁路的钢轨供应都以签了合同,上海钢铁厂占了百分四十,这已能满足钢铁厂的销售。

    就在洋商在华的倾销不顺,也并没有得到多少好处时,英国领事温斯特找到刘飞扬。

    “刘先生,这次我是代表英国政府找你的。”

    刘飞扬一笑说:“领事先生,难道你不是一直代表政府吗?”

    “不,这次是我国首相让我一直找你的。”

    “贵国首相?我好像与贵国首相并不认识。”

    “刘先生,请听我把话说完。”

    刘飞扬做了个请的手示,温斯特说道:“我国和世界的经济状况,你也是明白的,现在我国首相希望你能出手援助我国的经济。”

    “援助贵国的经济?对不起,温斯特先生,我有点糊涂了。你是说让我援助贵国的经济,我有这么大的本事吗?”

    “刘先生,我们很清楚,你在清国商人的影响力,比如上海经济委员会,这个机构就拥有巨额的资金。我们希望你能利用你的影响力,增加对我国的采购,甚至借款给我国政府。”

    刘飞扬想了想这倒是个机会,可以利用西方国家的危机,货物和技术设备大量过剩,物价大跌,为国家大量引进和利用的先进技术和机器设备有利的时机。抓住了这一时机,采取多种形式利用西方经济危机发展本国经济。

    刘飞扬郑重的道:“我可以向本国商人说一说,但是我不能保证一定能成功。而且我也不能保证一定会采购英国的商品,毕竟这是生意,我必须按生意的方式做。”

    “当然,我国一定会提供最优质的产品,优惠的价格,会让刘先生和贵国的商人满意的。”

    “好,那我去试试。”

    “我代表我国政府表示诚至的谢意,并敬侯佳音。”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