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七十六章 学潮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七十六章 学潮 (第1/3页)

    、、、、、、、

    1895年4月10日,刘飞扬抵达南京,两江的官员密密码码的在下关码头迎接。

    刘飞扬下了船,江苏巡府刘洪恩在首位迎上,刘飞扬与两江官员说了几句就和众官员回两江总督衙门。

    和两江官员认识后,刘飞扬说了一些好听的话。两江官员的心情也为放松,他们可都知道数日前丰升阿刚在京师被砍了脑袋。对一个杀人如麻,而且至死不休的上司都绷紧的神经。

    之后数日,刘飞扬并无什么政令,但他频繁的调动军队。

    刘飞扬与刘洪恩商议了一天,决定由刘洪转主管征兵,让新军征兵处尽快的把新军的五万之数征齐。而刘飞扬把一些在清日战争中有功的官兵,对军队的管理和训练成绩优秀的官兵和一些台湾军校的毕业军官安排军官职位。

    同时,他下令让台湾水师的定海舰的管带李尚高为江南水师的提督,让一些台湾水师的军官和台湾海军学堂的毕业生加入江南水师,准备扩充江南水师。

    就在刘飞扬密集的安排军队事宜时,京城发生了一件大事。

    1895年春天,北京聚集着大批从各省上京参加会试的举人,已经考试完毕,正在等待放榜。3月2日,《天津条约》的签定举国欢腾,但也有一部人看到大清国的落后。一个小日本居然都敢和大清国开战,而且若不是出了个刘飞扬,差一点大清国就败了。他们反思为什么堂堂大清国的此战之中会有如此表现,数十年的洋务运动什么反而大清国在列强面前很弱了。

    4月22日,康有为、梁启超写成一万八千字的“上今上皇帝书”,十八省举人响应,一千二百多人连署。4月22、24、26、28、30日,是都察院双日堂期,“都察院门外车马阗溢,冠袵杂遝,言论滂积者,殆无虚晷焉”。前来上书的公车,一波接着一波。4月30日,由梁启超领衔80名广东举人上书。

    5月2日,康有为联合在北京会试的举人一千三百多人于松筠庵会议,随后由康、梁二人带领,十八省举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