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三十六章 风起四川(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百三十六章 风起四川(一) (第2/3页)



    赵尔撰与王人文作为地方官员,对于情势的把握最为直观,向朝廷提出妥协主张,是十分必要和清醒的。但是朝庭的官员从全局出发,希望用铁腕压制逐渐失控的四川局势,以免引起连锁反应。

    四川总督与朝庭仍在就处理意见僵持着。

    彭山和中江已出现了零星的暴动,这表明武装起义的波涛已经慢慢袭来。

    实际上,武装起义的准备工作早已经在悄然进行。1月份,在国民党成员秦载赓的推动下,川东南哥老会四方九成团体首领在新津会议,“承谋举义”。2月4日,国民党又发起召开资州罗泉井会议,决定改同志会为同志军,议定3中旬各地同时起事。至此,革命党人取得了保路运动的领导权。革命党人还看准时机策动地方士绅领导下的民团参加到保路运动中来。

    早在1905年,孙中山在刘飞扬授意下,就派遣川籍国民党成员回川领导革命事业,1905年,黄兴则邀请哥老会首领佘竟成赴宁,在孙中山的亲自劝说下,加入国民党,并令其回川发动武装暴动。以哥老会为代表的众多会社力量一直是潜藏在民间的一股强大势力,多以“反清复明”为会社宗旨。主张共和的革命党与主张“反清复明”的会社力量的结合是中国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现象。

    加入同志会、联络哥老会是刘飞扬亲自制定,由孙中山组织的行动策略。虽然国民党成员们亲自领导的彭县、江安、成都、广安的起义先后失败,哥老会策动的泸州、江安、叙州等地暴动也被镇压,但是都扩大了自己的影响。所以在保路运动一开始,刘飞扬就让国民党人就采取了“外以保路之名,内行革命之实”的策略,他主张“激扬民气,导以革命”,利用保路同志会作为合法的斗争工具。

    1906年5月,国民党人就在成都四圣祠法政专科学堂开会,商议同盟会在保路运动中的具体方略,最终议决:一、“以保路为推倒满清的工具,而实行鼓动股东大会,组织革命军者同盟”;二、“离间官民,领导民众,拥戴蒲、罗诸人,暴动于省城之中”;三、国民党员分赴各地,“提挈人民,组织民军,共同革命”,“各以数百或数千人,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