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3章 归去来兮 (第2/3页)
曹操带着李良和几个下人离开战场,慢慢的向洛阳方向前进。
带着游玩的心情,曹操回到洛阳时已经是一个月后。此时朝廷的奖赏下来,封曹操为济南国相,即刻上任。
曹操回到洛阳府邸,屁股还没坐热,就又赶往济南。看到卞姬跟随自己来到洛阳,这些日子下来清瘦许多,曹操不忍,命人将她送回谯县。丁婉本来是好意,在曹操烦闷时卞姬可以为他解闷,无奈朝廷诸多事务,曹操四处奔波,接近一年的时间,他和卞姬就亲热过两回。
国相是朝廷派往郡国处理政务的官员,职位几乎等同于太守,权力也要比洛阳北尉大得多。曹操心想,自己梦寐以求的治国之术这下可以派上用场了。
事实也的确如此,曹操上任之初,立刻颁布新的法令。对手下的贪官污吏严厉打击,同时对于当地豪强贵族贪赃枉法的事也重点处理。两个月下来,当地豪强被弄得怨声载道,曹操手底下的中级官员,有一半向他请辞。
当地百姓倒是对曹操称赞有加,不过这种称赞抵不上朝廷的一纸命令。奉天承运,封济南国相曹操为议郎,即刻往洛阳赴任。
议郎这个官,职位要比济南国相高,但是却是有名无实,毫无实权。这种晋升,说得好听是升官,换种说法就是将曹操“架空”。
曹操其实早已预料到这样的结果。上任济南国相一个多月后,父亲曹嵩曾来信告诫他:“凡事当缓缓图之,切不可急功近利。若损他人之利,恐有不测之祸,为父亦不能阻止。”“他人”之利,曹操大概想到“他人”之所指,朝廷权贵那么多,地方与朝廷多有裙带关系,要想为百姓做实事,又要不损害权贵利益,那——是不可能的。
曹操的字典里就没有“妥协”二字,曹嵩的书信他看完就扔在一旁,继续在济南进行大刀阔斧的整治,结果“他人”果然从朝廷给曹操弄来一道圣旨。
这下曹操对朝廷近乎绝望,吏治如此黑暗,朝廷必将不能久存。与其如此,倒不如不去趟这趟浑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