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618章 三星这个老六,台积电蒙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618章 三星这个老六,台积电蒙圈! (第3/3页)

   而这个过程,若是用成熟的AI大模型来处理,会直接根据指南和患者状况,进行分析,分析出各种疾病的可能性,会第一时间排除通风误诊问题,然后开一系列检查。

    这样患者在当地就可以做,根据检查结果,排除风湿性关节炎,强直,AI大模型给出后续诊断。

    这样效率更高,患者成本也更低,只需要去当地医院或者检验中心抽血拍片,两个小时搞定,就抵得上张三一周的奔波。

    只需要花400,就抵得过张三3000的花销。

    这便是AI医疗大模型存在的意义,完全不是人可以比的。

    毕竟专家看病效率很低,门槛太高,难度很大,过程复杂,费时费力,单是抢号都是大问题。

    而且900元的专家号,也是开单子检查、检验,也得靠检验数据诊断,出了结果还未必能抢上专家号复诊。

    既然靠检验数据诊断,都是数据说话,那AI大模型不比专家更专家?

    而且方便的多,成本也低得多,更节省时间精力。

    至于普通医生,还不如专业成熟的AI大模型。

    像是2023年,阿里达摩院的胰腺肿瘤CT训练中,在2万多人的真实病例回顾性试验中,发现了31例临床胰腺癌漏诊病变。

    没错,临床漏诊的胰腺癌患者,AI训练中给查出来了,并且31例。

    癌症最关键的就是时机,尽早查出来,尽早治疗,很大概率能治愈。

    但漏诊了,耽误了,等到查出来,可能早期就成了中期,甚至晚期,那就晚了!

    而且,阿里这只是不成熟的大模型,若是成熟的,那结果可想而知?

    十年后,或许是AI医疗辅助医护,但20年后,那就是医护辅助AI医疗大模型了。

    没错,到时候主力诊断的,就是AI大模型,医护人员成了帮手。

    没办法,AI大模型比大多数医护人员都专业。

    至于超越AI大模型的专家大手子,或许有,但是太少了,并且专家精力有限,接诊数量有限,绝大多数的病人根本挂不上他们的号!

    可AI大模型就不同了,完全可以轻易而举地对患者进行全方位服务。

    可以说,成熟的AI医疗大模型,在普通医护人员的辅助下,能媲美甚至超越99%的专家。

    这便是AI医疗大模型存在的意义!

    其实看病和修车类似,现在修车,都是老师傅凭经验进行判断吗?

    并不是,相反都是电脑诊断,通过电脑查出故障码,根据故障码锁定汽车故障位置,进行维修。

    若是都凭经验,往往会导致检修了大半天,才发现检修错了,甚至把没问题的部位修出问题。

    可能一天的时间,才能排查出真正的故障点位置。

    而通过电脑诊断,几分钟就能查出故障点位置,很快就能修好。

    同样,未来看病也是如此。

    即便是专家,也不是全能型,一旦跨科室就会摸瞎,甚至误诊。想要不误诊,那就推到专业诊室,不管了。

    像是900的风湿免疫科专家,检查完后,确定和风湿免疫无关,也不会下结论,大概率会让张三转到手足外科重新挂号,重新一系列新的检查……

    至于多科室专家会诊,这就更难了。

    只是挂一个专家的号都难如登天,更何况多位专家多科室会诊,这难度太大了。

    而AI大模型就不一样,是全能的,只要训练到位,所有科室AI大模型都一清二楚。

    一个成熟的AI大模型,就相当于一个全能的全科室专家团队。

    普通专家的诊断,是基于本科室的诊断。

    而AI大模型诊断,是基于全科室所有病症的精确诊断。

    根本没法比。

    其实AI在精准创作方面,难度很大。

    但AI在精准诊断方面,难度不大。

    前者是基于现有数据,创造全新内容,并且媲美人类高等水准,自然难。

    但后者,只是基于现有数据,进行诊断,不需要创造新内容,这就很简单了。

    尤其是西医,都是检测结果诊断,一切数据说话,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那就更简单了。

    这也是王逸愿意投资省立医院东院,成为大股东的一大原因!

    就是为了用省立医院的大量医疗数据,喂星逸科技的AI医疗大模型!

    晚上,王逸来到宋思凝家,说了这一想法:

    “思凝,接下来我们会和济州进行一系列合作,包括投资省立医院,打造省立医院东院。还会成立星逸智慧医疗,打造智慧医疗平台,以及智慧交通平台……”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星逸医疗AI大模型……”

    王逸将整个规划都和宋思凝说清楚。

    宋思凝悉数记下:“好的,董事长,我会安排好。明天就去星逸大数据中心,安排AI医疗大模型的开发计划。”

    “这事交给你负责,我放心,接下来我们先办正事?”

    “???”全心工作的宋思凝一怔:“什么正事?”

    接着白皙的脸颊上,泛起一抹风情。

    医疗大模型的事情,由宋思凝负责,第二天,王逸便回到帝都,盯着星逸科技的大项目。

    只是王逸这边刚回到帝都,一则消息轰动全球!

    【三星半导体将于今年年底,实现14纳米芯片量产!】

    消息一出,全球哗然,台积电都不淡定了。

    老张更是冷汗直冒:“我们的20纳米芯片还没量产,三星年底就要直接量产14纳米芯片?他们疯了?”

    下属也蒙了:“假消息吧?三星半导体吃了炜哥了?竟然能这么快?”

    “肯定是假消息,三星的实力我们还不清楚?”

    “就是,咱们的20纳米工艺,现在还不成熟,预计4月份才能小规模量产,给苹果代工A8芯片!三星怎么可能那么快,年底就出14纳米?超越我们一大代?凭什么?”

    “不对啊,三星2011年量产28纳米,今年不应该量产20纳米吗?怎么直接上14纳米?他们这是掀桌子?”

    闻言,老张也蒙圈了:“按理说,今年的确应该上20纳米,可三星却是年底就量产14纳米,那么只有一种可能!”

    “他们放弃了20纳米工艺,直接量产14纳米工艺!”几人异口同声道,瞬间想清楚了一切:

    “靠,这个老六!”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