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636章 星逸汽车,全栈自研!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636章 星逸汽车,全栈自研! (第3/3页)

。现在的云上贵省,给星逸科技的位置和待遇,都是最好的,没有之一。

    还有济州新上任的柳主任,也是如此。

    一直喝到很晚,这才散场。

    第二天,王逸和洪主任,以及贵省领导一同出席签约仪式,正式签约。

    贵省给于星逸科技一系列大力支持。

    而星逸科技将在贵省投资60亿,打造2000亩的星逸云数据西部中心!

    整个项目分成三期,每期约20万台服务器,三期全部投用后,将达到60万台服务器。

    这个规模,比起济州那边还要高三倍,济州四期全部建成也就20万台服务器!

    没办法,济州那边的气候比起贵省差了很多。

    也就靠近美柚科技总部和星逸科技鲁省总部,又是王逸的老家,有主场优势,王逸才把北方中心放在济州,辐射东部和北部。

    而贵省这边,没有感情因素,纯属条件适合。

    贵省全年平均气温15度,天然冷却场,单是自然散热,就能节省大量成本和资源。太适合打造数据中心了。

    这种低温环境,可全年采用间接蒸发冷却或者自然冷却,将PUE(能源利用效率)从传统的1.5-1.8,降到1.2以下!

    此外,贵省的电力富足,成本低。

    依托乌江,北盘江等流域,贵省水电装机量恐怖,清洁能用占比超过50%,数据中心电费三毛五,给星逸科技还有额外补贴,折下来只有两毛五!

    还是西电东送的枢纽,电力稳定,几乎不存在停电问题。

    可换了其他地方,根本做不到这一点。

    对于高科技企业来说,停电问题都是致命的。

    台积电每次停电,都损失惨重。

    同样,数据中心若是停电,那损失更惨。

    即便是济州那边,都配建了强大的储能系统和临时发电系统,就是防备突然断电。

    而贵省这边,几乎不用担心停电问题。

    同时,远离地震带,地质结构稳定也是极大的优势。

    于是王逸直接梭哈贵省,将原计划的20万台服务器的规模,提升到60万台!

    这个量级就相当恐怖了。

    作为对比,前世苹果云上贵省的iCloud数据中心,占地1000亩,三期全面建成后也就30万台服务器,只有星逸科技的一半。

    而星逸科技西部中心就是60万台服务器,济州那边的东部中心还有20万台,总规模80万台!

    如此一来,未来七八年内够用了,但长远看,还是不够。

    尤其是国际化之后,算力需求太大了。

    王逸估计,后续还要继续增加!

    增加到500万台服务器的规模,那才差不多。

    十年后,腾讯阿里都是五百万台服务器的量级,苹果、微软也是五百万左右。

    至于亚马逊更多一点,700万以上!

    谷歌就更恐怖了,全球服务器数量在2500万台以上!

    不过这事不急,先把这些建起来,投入使用。

    后续根据需求,提前规划,继续打造就是。

    此外,后续还得规划海外云数据中心,这是没办法的事。

    尤其是欧米那边。

    星逸科技全球化之后,全球用户的数据都存在国内,欧米肯定不答应。

    到时候肯定要在海外建立云数据中心,存储海外用户的数据。

    就像咱们对苹果一样,也都存在云上贵省。

    签约完毕,洪主任和贵省领导都心情大好。

    星逸科技是云上贵省第一个入驻的巨头,一出手就是60万台服务器的巨无霸数据中心。

    可以说,开门红!

    有了星逸科技做表率,接下来其他企业也会陆续跟进。

    这都是毫无疑问的。

    不管是贵省天然独厚的环境,还是官方大力支持,各大企业都会陆续跟进。

    果然,星逸科技签约后,没多久,移动也来了,也开始和云上贵省谈判。

    对此,洪主任欣喜不已,对王逸的大力支持更加感激。

    王逸清楚,这只是开始。

    接下来,华为,腾讯,都会相继入驻,在贵省打造数据中心。

    至于苹果,就不好说了。

    前世苹果在国内有数亿用户,是苹果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根本不能放弃,只能来云上贵省打造数据中心。

    但这一次,就不好说了。

    像是当下苹果的销量已经跌到只剩20%,用户大幅度下滑。

    若是后续销量暴增,重回巅峰,那还可能来建数据中心。

    但若是就这样萎靡下去,体量腰斩再腰斩,到时候还会建数据中心吗?

    大概率不会。

    就像前世的三星,note 7之后,三星彻底废了,最终只能退出国内市场。

    如今有了星逸科技,搞不好苹果也会拿三星的剧本。

    不过这些事,就不是王逸该操心的。

    相反,王逸离开贵省后,直接来到魔都,星逸汽车总部。

    经过近两年的建设,星逸汽车总部早已今非昔比。

    不仅研发总部早已建成投用,一期厂房也全面竣工,正在引入生产线中。

    二期厂房同样进展顺利,预计明年下半年投入使用。

    星逸汽车项目投资巨大,魔都也给了一系列高规格支持。

    比如200亿无息贷款,价值35亿的1500亩工业用地白送。

    还有税收优惠政策等等,不是一般的丰厚。

    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这些优惠政策的背后,都有着对赌协议限制。

    200亿无息贷款专款专用,只能用于星逸汽车的研发和总部、工厂的建设。

    魔都安排了专业的团队,对这笔支持进行审计。

    此外,星逸汽车在2015年年底前,就要研发成功,2016年实现量产。

    也就是说,明年年底前就要研发成功,后年就要量产上市。

    在2019年开始,每年纳税额度都要超过5亿!

    若是做不到,送的1500亩工业用地,王逸要花35亿买回来!

    为此,王逸直接委任宋思凝担任星逸汽车总裁,除了个别情况,其他时候都在魔都盯着星逸汽车的研发。

    没办法,星逸汽车投资太多了,200亿都只是起步。

    前世小米造成,花了100亿就造出来了,前提是核心零部件都是买的,都是用的第三方供应商的成品,因此研发成本很低。

    可星逸汽车不同,星逸汽车的核心零部件,全栈自研!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