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开府建牙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开府建牙 (第3/3页)

闷之余,朱敏澄反问对方究竟说的是什么开府,这时候简鹄迟疑了下,最终一咬牙道:“臣认为王爷就藩的开府已不适应如今宋国状况,之前王爷开府仅只是开府而已,而真正的开府并非如此,臣认为眼下王爷应当按洪武时期体制开府,或等同前朝体制。”

    朱敏澄听到这顿时就明白了,闹了半天简鹄建议的是这个啊!虽都是开府,可朱敏澄作为宋王的开府仅仅只是阉割版,因为当年朱棣以靖难名义登上皇位后,对藩王和皇室子弟尤为防备,生怕有人会效仿自己也行兵事夺了自己皇位。

    为此朱棣对藩王做了大量限制,其中就包括消减藩王执掌的军权,夺走对方对藩地的控制权,此外还把藩王开府任命的官员改为由朝廷任命,用以监视藩王举动,再加上地方官员和锦衣卫的监视,把各地藩王看管得严严实实。

    但现在简鹄所提出的是要恢复当年洪武时期的藩王制度,同样是开府却又有根本不同,其关键就在于后者除开府两个字外,还有另外两个字,那就是“建牙”。

    所谓的建牙就是建立衙门,或者说正式归属于藩王的自治官府,这些完全在藩王自己的掌控之中,而不受朝廷的约束。如此一来,藩王的实权大增,更有了更大的主动权,假如再按照简鹄刚才又提到了效仿前朝的制度来看,这就更加不同了。

    按照前朝,包括先秦时期的制度,朱敏澄就等于了真正实权的诸侯了。他这个王爷可以说不再是普通的藩王,而成为了大明附属的国王。这其中的区别极大,假如仅仅只是藩王的话,藩王的权限度掌控在朝廷手里,但附属的国王就具有相对独立性,除了名义上是大明的附属国,国王为大明的外藩外,在国内的权利几乎和皇帝没什么区别了。

    这点就和朝鲜、日本,琉球、缅甸、安南等附属国没太大区别了,藩王可直接称寡人为国君,在国中设置等同朝廷六部的小朝廷,然后任命各级官员,拥有独立的军队,至于做其他事也没必要顾及大明那边的想法,只要不反对大明,对大明俯首称臣,大明也懒得理你在自己国内如何折腾。

    当听明白了简鹄话里的真正意思,朱敏澄不动心是不可能的。虽然他是外封的藩王,可如今宋国已隐隐成了气候,但自己作为宋王却依旧只能按照大明藩王的开府方式来进行管理封地。

    封地小,人口少还算勉强,可一旦封地大了人口多了就难了。要知道在大明藩王虽然之前拥有封地,可实际上这些封地和人口都是由当地官府来进行管理的,藩王所拥有的只是一些特权和产出收益,所以王府的属官所做的事并不多,无需对此操心。

    但宋国就不一样了,这里可没什么朝廷官府,大小事都需要宋王府来决定,而宋王府的属官定额又是有限,一个萝卜一个坑,仅仅这些人既需要管军又要管民,还要管工商、治安和其他等等,大家每日都是忙个不停,效率不高不说还累个半死,一旦之后宋国继续发展下去,那就更管不过来了,之前孙镐发现的问题就是如此,不是简鹄等人没能力,而是他们实在精力有限,这才疏忽了这些。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