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宣慰司之例 (第1/3页)
内阁这场会开了一下午,最终也没拿出什么决断来。
洪承畴考虑再三还是觉得王晋武的建议不错,而且他也不想让内阁背锅,毕竟他才是内阁首辅。
所以这件事就这样临时搁置,决定奏请皇帝在朝堂提交,让廷议来进行决定。
当这个消息由内阁传递到乾清宫的时候,朱慎锥并不觉得意外,因为内阁的反应早就在他的预料之中,何况王晋武在会后就提前告知了皇帝这个结果。
既然内阁没有决定,那么就上廷议,几日后的大朝会中,先是按照正常流程走了一遍程序,讨论了一些议题,等朝会进行的差不多时,洪承畴以内阁首辅的身份当众说明了此事,并希望通过廷议来讨论这件事,以确定究竟如何办。
其实在廷议之前,朝中许多人已提前知道了这件事。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宋王的奏折从到京师后由皇帝转内阁,再从内阁讨论无果再决定廷议都已经过去好几日了,这个消息早就被大家所知晓。
当听明白这件事的起因和具体情况后,众人都做了判断,这些官员能做到今天这个级别都不是傻子,在大家看来这件事都不是容易决定的,无论是同意宋王的奏请还是拒绝都不是易事,也都会沾上麻烦。
按照朝廷的规矩,设置州府理所当然。可一旦这件事干了,这州府的设置谁来去办?后续的官员派遣谁来负责?安排哪些官员去那边任职?此外还有以后的管理等等,这些全是麻烦。
这可不是大明本土,再怎么着偏远地方也就是略微远些罢了,其他的问题不大。要知道新大陆那边可不一样,坐海船都要两个月,海上风波变幻莫测,上了船后生死难料,就算能抵达新大陆,这一路上估计小命也去了大半。
到了那边,万里之遥水土不服,再加蛮荒之地万一有瘴气什么的弄不好就染病身死。哪怕渡过这些难关,后续还有更难的在眼前呢,一切从无到有谈何容易?这哪里是当官啊!简直比前朝时候发配岭南还惨呢,难不成寒窗苦读好不容易科举高中就去当这样的官?
以己度人,谁都不想落到如此下场,就算是自己不去可一旦同意了此事天下士子不要把自己给骂死?官场上靠的都是人脉和关系,弄不好这件事就会引火烧身呢。
假如拒绝也是不合适,毕竟这同祖制有所违背,万一有人拿这些来说话弹劾自己勾结藩王,破坏祖制什么的,同样也会惹得一身骚。这样一来,大家早就打定了主意,就算内阁要把这件事放到廷议上来讨论,只要皇帝不开口不直接询问自己态度,那么自己就在朝堂上来个一言不发,或者装聋作哑。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死道友不死贫道,谁都不傻。
当见到廷议的时候,所有人都一言不发,全都不主动表态的时候,洪承畴心中未免也有些心急了。
如果廷议也没结果,这不等于把内阁放火上烤了么?这可不行!
洪承畴脑子飞快转着,正当他要开口对皇帝直言,希望皇帝为内阁说几句话,强行让各部表态的时候,一个御史却先站了出来。
“陛下!”那年轻御史先朝着朱慎锥行礼,然后就朗声道:“臣以为宋王殿下不愧是贤王,以藩王身份主动奏请朝廷在宋国设置州府,此乃好事!朝廷当对宋王嘉奖才是,并应宋王所奏,尽快在宋国、永国两国设置州府,划定管辖边界,建立衙门,派驻官员,以管辖两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