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3章初学者的跳法 (第2/3页)
。
短跑运动员兼项跳远有前例可循,但毕竟跳远的技术含量还是有那么一些的。
李衍的成绩肯定不如短跑那样简单粗暴。
并且中国在跳远这个项目成绩一直不错,参加奥运会是不成问题的。
所以李衍的成绩带来的冲击力可能不会那么大。
最关键的是男子跳远的世界纪录一向被认为是“神迹”,至今已经冲过20年了。
1991年8月30日,东京国立竞技场的夜空被一声惊呼撕裂——美国选手迈克·鲍威尔腾空而起的身影划过沙坑,电子屏闪烁出8.95米的数字。
这一跃不仅终结了鲍勃·比蒙保持23年的神话,更将人类跳远的极限刻度永久锁定。
此前,1968年墨西哥城奥运会上,22岁的鲍勃·比蒙在海拔2240米的高原赛场上纵身飞跃。
当测量员报出8.90米时,全场陷入死寂——这一成绩比原世界纪录暴增55厘米,相当于将跳远纪录向前推进了整整一代人的跨度。
彼时的对手戴维斯绝望坦言:“你破坏了这项运动!”
高原稀薄空气、2米/秒的合规顺风,以及比蒙“减速起跳”的反常规技术,共同铸就了这记“二十一世纪之跳”。
23年后,鲍威尔在东京世锦赛第五跳前凝视沙坑。
彼时卡尔·刘易斯刚跳出超风速的8.91米,气势如虹。
鲍威尔助跑踏板瞬间风速骤降至0.3米/秒——恰在合规临界点。
他像压缩的弹簧般腾起,落地时左臂后甩维持平衡,沙痕定格在8.95米。
赛后他直言:“要击败刘易斯,必须粉碎比蒙的传说。”
这一跃以5厘米优势改写了体育史最坚固的丰碑持续至今。
被认为是最难以打破的纪录之一。
现在男子跳远能跳到8.4米都是凤毛麟角了,在很多比赛中夺冠成绩也不过8.3米。
不过也有一些人认为李衍刚好具备创造奇迹的能力。
因为李衍拥有无与伦比的身体控制力,这样可以在落地时增加有效距离。
世界纪录保持者迈克·鲍威尔就曾经表示少年时练习篮球的精力对他成绩有很大的帮助。
这不巧了嘛,说到篮球还有比李衍更有说服力的吗?
钻石联赛跳远的赛季简单粗暴,每个选手跳六轮,前三轮的成绩算是预赛,取最好的一次成绩,排名前八的选手晋级决赛。
接下来三轮试跳取成绩最好的一次作为决赛成绩,最后按照决赛成绩决出优胜者。
运动员通常在第一跳中选择比较稳妥的跳法,获得一个保底成绩。
李衍按照抽签在中段出场。
能在钻石联赛中上场的运动员没有庸才,都是世界顶尖的。
除了李衍之外,国内还有一名选手蒋赵聃也参加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