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消息到达京师 (第2/3页)
俗话说,大灾之后必有大疫,一旦到时候瘟疫横行,粮食短缺,那么这最基本的秩序都维持不下去。
因为在生存面前,其他的一切都不重要。
华州知州杨綵运气比较好,没有死在地震之中。
他集合幸存的官吏,组织幸存的百姓,第一时间开展自救工作。
他将任务分配下去,救援被压在废墟下的幸存者,从废墟中搜集粮食,药材,然后派人联系富户“借粮”。
他是个头脑清晰的人,并没有因为这突然袭来的大地震乱了阵脚。
将当下事务按照轻重缓急做出了确定。
一方面就是救人,另一方面就是集中资源,再就是派人确定辖区内的受灾情况,最后,也就是最重要的,保护好银库。
当然,派人向朝廷汇报情况是必不可少的。
哪怕杨綵现在还不清楚辖区内的受灾情况,但就根据他所看到的建筑物以及基础建设的破坏情况,也能看的出来,这次的受灾程度已经超过了地方官府能够独立解决的范围了。
必须请求朝廷施以援手才行。
但他也清楚朝廷的效率,针对自然灾害,朝廷是有一套相对应的规章制度的。
地方官府上报受灾情况,朝廷派出钦差核查,这一步主要是为了防止地方官员谎报灾情,毕竟从古至今,地方官员夸大灾情,谎报受灾情况,骗取朝廷赈灾钱粮的情况屡见不鲜。
等到钦差核查完受灾情况之后,朝廷才会正式调拨赈灾钱粮。
这一套流程下来,少说两三个月乃至三四个月就过去了。
而救灾,就是要抢时间,时间就是生命。
否则几个月过去,等到朝廷赈灾的钱粮下来,早就不知道死了多少人了。
而在原来的时空中,此次大地震,光是官方记录的有名有姓的死亡人数就多达八十三万。
是世界地震史上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
而没有统计到了,就不知道有多少了。
要知道,在原来的时空中,这一时期,大明的总人口也就八千万左右。
这个时空,这一时期,大明的总人口翻了几番,已经三万万多了。
相对的,人口密度也会大大增加。
关中平原向来都是西北地区人口聚集最多的地区,人口密度相比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