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章 最后的脊梁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3章 最后的脊梁 (第3/3页)



    但短短几年下来,起义军的规模已经超过了百万,并且还在不断增加之中。

    ……

    崇祯十四年,一个年轻人自神农架中走出,他陆续加入了不同派系的起义军之中。

    他没有什么亮眼的表现,只是在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这些起义军以及这个烂透了的世道。

    而大明不管是对外还是对内,败绩越来越多,东北丢失大半,数百万百姓丢给了敌人。

    随着多线战事的溃败,大明的亡国之相已经越发的明显了。

    崇祯十七年三月,李自成率领上百万起义军逼近京师,一时之间,京师人心惶惶。

    京营,禁军早已经废了,整个京师可战之兵不足五千,几年前鼠疫留下的创伤还没有恢复,整个京师死气沉沉,百姓的脸上充满着对起义军的期待。

    因为闯王李自成喊着“均田免赋”的口号,百姓们将其编成歌“迎闯王,不纳粮”、“吃他娘,喝他娘,闯王来了不纳粮”。

    所以李自成的起义军能够引起百姓们的积极响应,哪怕他失败多次,也依然能够再次崛起。

    而此时的京师官员,有人已经做好了以身殉国的准备,也有人做好了迎接新主子的准备。

    听着闯军不断逼近京师的消息,朱由检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他召集百官,询问对策。

    可没几个人能给出行之有效的对策,大多数人都闭口不言。

    朱由检坐在龙椅上,年仅三十余岁,便已经满头白发,他身形消瘦,眼中布满血丝,整个人都透露着深深的疲惫。

    “诸位爱卿,闯军直逼京师,你们快想想办法啊!”

    百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有人开口。

    刚刚算来算去,哪怕把锦衣卫,官员们府中的家丁们都召集起来,京师能用的兵力也不足一万。

    就在这时,一道声音自殿外响起。

    “列位大人,你们怎么都忘了,紫禁城还有五千五百名太监,老夫可以领他们登城杀敌啊!”

    话音落下,就见司礼监秉笔太监王承恩身披甲胄走了进来。

    但这还没有结束,这时又是一道嘲讽的大笑声凭空响起。

    “哈哈哈!大明养士两百五十载,没想到最后却是一群没了根的太监撑起了大明的脊梁骨!”

    ……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