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6章 陛下议欲迁都,此臣之责也 (第1/3页)
……
弹幕尚且如此,天幕前的开国皇帝们脸色自然都好看不到哪里去。
不少人脸色都隐隐发青,露出吃了屎一样的表情。
这种感觉,不亚于宋真宗赵恒对泰山封禅这一神圣象征的精神污染。
唯一不同的是,至少宋真宗以后的皇帝还可以选择不再去泰山封禅来拒绝自己与之为伍。
但开国皇帝们还能为了不和李渊为伍就不开国么?!
所以,是屎也得往肚子里咽,这种恶心感自然无以言表。
李渊在后世名声没至于差到惨绝人寰的地步一方面是因为占着李二亲爹的光,另一方面很难说不是各开国皇帝们都三缄其口。
骂秦皇的一堆一堆,逮着李渊骂的,那确实不多。
那也是理所当然的。
毕竟,你视秦皇为此生宿敌别人要夸你一句有骨气有志气,你要视李渊为此生宿敌,那……算你挑了个好宿敌。
唐朝的皇帝们脸色则一致的都有些挺微妙的。
像是颇觉得有点丢人,但碍于毕竟是先祖,这话实在没法说得出口。
唐玄宗李隆基倒是批奏折之余忍不住哂笑了一下。
他像是想说点什么,被四周言官们倏然投射过来的犀利视线射了个对穿。
于是他悻悻的噎了一下,默默闭嘴了。
……
天幕上。
画面缓缓转过。
气氛诡异君臣异心的朝堂陷入了一种微妙至极的氛围。
忙着讨好皇帝的谄媚的帮着李渊一起物色新都,不赞同的默默无言,拧眉抿唇。
就在此时,一道清亮含怒的嗓音骤然划破了这份古怪的嘈杂。
“陛下!!”
如穿破寂夜的长箭,震穿了无数人的心扉。
一个身披甲胄的青年人缓缓自大殿之外走来,似乎因急促有些微微喘气,额头有些薄汗。
他双眼明锐,目中似含怒气。
他直直的凝视着李渊,让后者在这种古怪的视线中浑身像是升起了名为羞耻的薄怒。
假使李世民开口讲出一句驳斥他的话,想必当场便会使得李渊那本就不多的脆弱自尊心当场碎裂,进而无能狂怒。
然而李世民却终究只是深吸了一口气,一撩前襟单膝下跪朝他行臣子礼。
他说,“令陛下议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