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690章 量子中继器,天狗号探测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690章 量子中继器,天狗号探测器 (第2/3页)

关攻破的话,才能获得最大收益,于公司的稳定也有好处。

    真正搞技术的人,很少会因为金钱而去崇拜他人。

    但是,要是在技术上超过的话,就能很轻易做到了。

    王东来打的算盘就是这一点!

    “就算是你们暂时还没有成果,但总该有研究思路以及解决备案吧!”

    杨安超连忙点头,说道:“董事长,根据如今主流的思路,我们也是比较认可量子中继器中含有CONT,运算,可是问题也就出在这里,当前还没有实现能够达到误差不超过百分之几的能用于长距离量子信道的CONT信道。”

    “而解决办法则是采用只利用线性光学器件的方案,以纠缠光子对作为量子信息的传送通道,采用量子中继器的目的是增加高品质纠缠光子对的作用距离。”

    “通过对短程纠缠光子对对进行纠缠纯化和纠缠交换,得到高纠缠度的长程纠缠光子对。从而建立起长距离的量子信道。”

    “……”

    杨安超一边说着,王东来一边点头应下。

    从杨安超的回答之中,他可以听得出来,杨安超以及科研团队确实是下了功夫的。

    这些东西,如果不是切实深入钻研的话,根本无法这么顺畅地说出来。

    等到杨安超说完了之后,王东来便出声说道:“量子中继器,我给你们做一个大概的技术思路方案,现在说说天狗号登月探测器的情况吧。”

    杨安超的脸上一喜,知道只要王东来答应下来,就代表着量子中继器这个问题被解决了。

    王东来的科研实力,杨安超还是无比信任的。

    心里松了一口气,便开始介绍起了‘天狗’登月探测器。

    “天狗号登月探测器,因为航天集团的技术支持,所以我们获得了很多关键的数据信息。”

    “根据估算,天狗号机器人的设计寿命大于等于八年,在月球上可以进行六个月的昼月夜循环工作。”

    “长2.1米,宽1.8米,高1.5米,净重280kg,采用的是折迭式可扩展结构,发射体积小于一平方米。”

    “鉴于月球环境不明,放弃了短暂飞行的功能添加,所以采用的是主动悬架地盘,最大坡度为35度,动力四足+轮式混合驱动,抗月尘设计,避免内部器件进灰,影响工作。”

    “通信能力设计方面,我们则是进行了深空网和鹊桥中继星双备份,X波段上行 2Mbps /下行 10Mbps,如果董事长能够早点研发出量子中继器的话,我们也可以尝试量子通信技术。”

    “在定位精度方面,上面给了我们最大的支持,添加了目前的北斗系统,实时RTK定位误差只在0.5米左右。”

    “而在能源系统方面,我们也和国内最顶尖的光伏团队进行了交流合作,采用的是三结砷化镓太阳翼方案,展开面积达到12㎡,在月球上的光电效率为31.7%左右,具备静电自动除尘,月昼夜发电9.7kWh。”

    “电池组分为了两部份,一部分是利用特殊工艺制造特种同位素电池,功率260W,进行保底供电,可适应超过零下180度的低温环境下持续供电。”

    “另一部分则是采用的玄武电池组,能量密度在不惜材料和工艺的情况下,达到了1600Wh/kg,循环次数超过4000次,相变材料保温,工作温度在-70℃到55℃。”

    “在电池能源管理方面,我们应用了人工智能技术,进行自适应节电模式,在休息时段进行休眠,功耗小于15W。”

    “在天狗号探测器上面,我们搭载了激光诱导击穿光谱仪和伽马射线光谱仪,探测深度可达1米,元素识别精度±10ppm,作为地质勘探,可以完成初步目标。”

    “在气象监测方面,搭载的有微气象站,进行温压和辐射检测,还有月尘计数器,工作温度在-200℃~130℃,辐射检测精度则是达到了99.7%。”

    “在水冰搜寻方面,搭载的是中子水冰探测雷达和红外成像光谱仪,可探极区阴影坑水冰,精度在100g/t。”

    “对于月球此表层结构的探测,则是利用超宽带探地雷达进行探测,穿透深度可达800m,分辨率0.4m。”

    “为了防备月球上的极热环境,采用的事碳化硅陶瓷热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