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577 王朝末日,为了圆谎,社稷竟只能托付于妇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577 王朝末日,为了圆谎,社稷竟只能托付于妇人~ (第3/3页)



    侍卫掀开帐篷,低声道:

    “陛下,胡之晃军团撤下来了。”

    “让他来见我。”

    没一会,浑身染血的胡之晃走进大帐,扑通跪地。

    “陛下,臣未能完成陛下的旨意。”

    “免礼,快找个军医过来。”

    “陛下。这些不是臣的血,都是敌人的血。”

    李郁打量了一番,才笑道:

    “北方各路义军聚集了?”

    “陛下圣明。臣一路打,打穿了兖州、泰安、济南、青州、武定,都快打到德州了。结果,这些反贼居然合兵了。”

    “然后呢?”

    “臣在德州——临清一带和他们干了一仗,杀伤反贼至少 1万,但我军的弹药跟不上,病号多。所以臣未曾请示陛下就先撤下来了,臣有罪。”

    ……

    李郁示意侍卫给这位结拜兄弟来一碗热乎的面条。

    说道:

    “你当然无罪,你撤退是对的。”

    “谢陛下。”

    “说说,北方义军合兵是个什么情况?”

    “是。被咱追在后头打,打急了,他们就想着联合对抗,以十倍的兵力抵消火力优势。反贼的盟主是漕帮帮主,总兵力至少有 10万,也许 20万。不过都是些乌合之众,起码一半的人甚至没有制式兵器。”

    李郁若有所思,示意赶紧吃。

    老胡连忙端起碗,风卷残云,狼吞虎咽,连汤汁都不剩。

    ……

    李郁平静的说道:

    “兔子急了还会咬人,何况是十几万活生生的人呢。既然他们有了反抗意识,那就派个人去下战书。”

    “陛下的意思是,干脆一次决战,全歼北方之反贼?”

    “嗯。”

    参谋军官们立即忙碌起来。

    次日,

    他们拿出了一份方案:

    料敌从宽,如果按照 20万义军规模计算,预计要在战场上杀伤 2万人左右,才能达到彻底击溃并劝降的目的。

    安置俘虏时还需注意,甄别头目,枪决。

    之后,可将十几万俘虏打散安置,再给予田地,想来没几个人是天生的造反爱好者。

    ……

    情报署也送来了最新情报,他们一直在暗中窥视曲阜。

    情报署干将之一,苏北情报站站长希恭恕,进入帐内,由禁卫军转交情报。

    看完,

    李郁诧异道:

    “衍圣公被清廷派兵带走了?”

    “回陛下,属下亲眼目睹,千真万确。”

    “无妨,走了也好。”

    希恭恕不敢吭声。

    “老于那一家子,怎么样了?”

    “回陛下,于家大公子领头在淮安主动起义,积极响应我军。于家小公子或是死了,属下没有亲眼确认,只是根据逃出曲阜之人的供述。”

    “起义了?”

    “是的。在第 2军团抵达之前一天,于公子就带兵控制了淮安的府库,杀了一些清廷任命的官吏。”

    ……

    “听你口音,是江南人士吧?”

    “回陛下,属下籍贯松江府华亭县。承蒙陛下圣恩,署长抬爱,才有了今日地步。”

    “嗯。”

    李郁点点头,冷不丁抬头问道:

    “你对情报署的工作有什么建议吗?比如业务、经费、组织架构~”

    希恭恕瞬间血压飙升,强装镇定回答道:

    “署长时常教育我们要忠于陛下,要抱着一颗赤诚之心,不惧死亡之心,当好陛下的利剑、耳目。”

    李郁一言不发。

    挥手打发,希恭恕连忙退出大帐。

    走出去十几丈,他脚下一滑摔了个大跟头,今日之谈话实在是让他心生恐惧。

    ……

    出了大营,

    负责看管战马的情报署随员看站长思绪漂浮,笑道:

    “站长,见到陛下了吗?”

    “见到了。”

    “陛下夸奖你了?”

    “哪有这福分,我先递上情报,然后就被打发出来了。”

    ……

    随员只当是上司心中遗憾,未曾有机会在御前开口,

    遂安慰道:

    “站长莫要多想。咱们都是小人物,陛下日理万机,哪有工夫问询咱们。”

    “你说的极是。”

    希恭恕连忙点头符合,岔开了话题。

    他是松江府混街头出身,会看眼色。

    他听出来了,其实陛下的话里隐含着一丝试探招揽之意。

    而且陛下对自己的充楞装傻,明显不满。

    ……

    但是,

    他既不敢也不愿背叛署长。刘千这上司对下属既大方,也狠辣。署内家法森严,笑脸和翻脸只在一瞬间。

    秘密处决是常有的事。

    思来想去,

    他拿定主意,今日御前谈话,对谁也不说。

    就当作从来没发生过。

    一旦和盘托出,就是主动挑拨陛下和署长的关系,自己必定是死无葬身之地。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