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6章 通辽决战3-电波里的暗战 (第1/3页)
古往今来,无论中外,很多时候,国家命运的走向往往取决于两方势力大规模决战的胜负。
而很多决战的胜负,其实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战场之外的因素。
就像历史上“中原”决战时,老百姓的小推车极大降低了八路军部队的后勤压力,情报人员的情报也永远比敌人快了一步,土改运动更是激发了老百姓拥军热情,同时是让国府士兵人心浮动,进而出现了“敌人部队即俘即用”的军事奇观。
现在情况也很类似,而且比之后中原决战更加明显。
鬼子毕竟是外来的势力,趁着中国军阀混战,凭借着坚船巨炮和恐怖杀戮强占了东四省的土地,压迫着数千万的百姓。
过去十多年里,鬼子残酷统治四省之地,所做恶行罄竹难书,无数百姓深受苦难,心中早已经积压了无穷怒火。
只不过,这无穷怒火被鬼子十多年残酷统治和血腥杀戮压制,被无数抗日志士鲜血掩盖,被日伪军和官僚体系分割,很难真正迸发出来。
但短短十天时间,整个东北风云变幻。
先是东四省近三成地区被八路军收复,包括赤峰、承德、奉天、吉林等大片地区被八路军拿下,直接摧毁了鬼子精心部署的统治体系。
再然后,大量鬼子部队被八路军歼灭,造成鬼子兵力前所未有的空虚。
而鬼子主动将伪满洲军撤离镇守区域,以替换释放边境主力,虽然可以营造出与八路军决战的有利态势,但却实实在在造成了鬼子统治区域大范围的兵力空档。
一时间,除了长春等几个鬼子兵力聚集的地区,大量城镇的百姓们突然发现满街的鬼子驻军和伪军部队都消失了,仅剩下了平时咋咋呼呼,如今如丧考妣的巡警们,以及极少量的鬼子宪兵。
而作为老油子的巡警们也嗅到了不祥氛围,再也不复之前恐吓、威胁群众的威风和主动,反而开始“慈眉善目”起来,甚至主动遮掩一些群众的反抗行为。
这也使得百姓们难得的获得了一些反抗的空间。
…………………………
黑省,哈市。
东城区共荣小学。
狭窄而略显破旧的教师办公室里,十多个身穿长衫的教师正聚在一起,围在一个桌子前。
桌子上,则摆放了一个极为常见的满洲标准四号收信机(收音机)。
这是鬼子在占领东北后专门为东北、华北地区官僚和富裕百姓特供的收音机,仅仅能收听短频(FM)、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