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4章 哪里是合作,分明是另有所图! (第1/3页)
柏林政府大厅的灯光在水晶吊灯的折射下显得格外璀璨,长桌上摆放着精致的餐具和鲜花,银器在灯光下闪烁着冷冽的光芒。
华夏代表团成员们身着正装,与战车国代表们分坐长桌两侧。空气中飘散着烤猪肘和黑啤酒的香气,但耿老却感到一丝异样的紧张。
侍者们正端上一道道精心烹制的战车国传统菜肴——金黄酥脆的烤猪肘外皮泛着油光,搭配着紫红色的酸菜和雪白的土豆泥;巴伐利亚白香肠在青花瓷盘中冒着热气,旁边配着甜芥末酱;精致的黑森林蛋糕层层叠叠,巧克力碎屑如同黑雪般洒落在鲜奶油上。
“这是我们特地为贵宾准备的莱茵河鲑鱼,”哈特尼克尔部长亲自介绍道,“搭配了本地产的雷司令白葡萄酒。”他灰白的鬓角和锐利的蓝眼睛在灯光下格外醒目,举手投足间带着日耳曼人特有的严谨与热情。
耿老微笑着观察银盘中粉红色的鱼肉,上面点缀着香草和柠檬片。六十五岁的他头发已经花白,但眼神依旧锐利如鹰。作为华夏文物局的资深专家,他经历过无数次国际宴会,深知美食往往是最温和的外交武器。
“这道菜让我想起杭州的西湖醋鱼,”耿老说着,旁边的翻译用流利的翻译着,“虽然烹调方法不同,但都追求食材的本味。”
陈阳在旁边侧头看了一眼耿老,这耿老真是说话滴水不漏,话里说的是鱼,但实际上在说,两国虽然在某些问题有分歧,但对待文物的态度应该是一样的。
他示意年轻翻译小李打开带来的礼物,“这是我们特意准备的龙井茶,希望部长先生有机会品尝。”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宴会气氛渐渐热络起来。战车国帕特西亚女士,正与华夏代表团的张教授,讨论着欧洲建筑风格对华夏近代建筑的影响;汉斯则对小李展示的故宫建筑图片,有着浓厚兴趣。
“再次欢迎华夏代表团来到柏林。”哈特尼克尔举起酒杯,微笑着向一众华夏代表敬酒,“希望这次访问能加深我们两国在文化艺术领域的理解与合作。”
耿老微笑着举杯回应,他注意到哈特尼克尔眼中闪烁的光芒,并非单纯的友好。别看耿老头发已经花白,但眼神依旧锐利如鹰。作为华夏文物局的资深专家,他经历过无数次国际文物谈判,能敏锐地察觉到对方话语背后的意图。
“说起来,”哈特尼克尔部长用餐巾轻轻擦了擦嘴角,声音突然提高了几分,“我们国家在文物保护方面有着悠久历史和先进技术。”
说着话,他示意侍者为大家斟上冰酒,“特别是我们的恒温恒湿系统和 3D 扫描技术,可以说是世界领先水平。”
耿老放下水晶酒杯,注意到哈特尼克尔眼中闪烁的光芒,已经从不加掩饰的热情变成了某种更为复杂的情绪。他轻轻转动酒杯,看着琥珀色的酒液在灯光下荡漾。
“部长先生的款待,让我们深刻感受到战车国文化的魅力。”耿老选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