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5章 完美之行! (第2/3页)
署的协议所体现的那样,只有互相学习、互相尊重,我们才能共同进步。”
“说得太好了!”哈特尼克尔热情地伸出手,紧紧握住陈阳的手,“您的话让我想起了一句古话:'文化无国界,但文物有归属'。”
他凑近一些,压低声音说道,“我们希望明年,您能作为访问学者再来柏林,我们的博物馆里还有许多珍贵的东方藏品需要您的专业指导。”
不远处,施密特部长正被一群来自各大媒体的记者围在中央进行采访。
镁光灯不断闪烁,记者们的问题一个接着一个。当有记者询问这次两国文化合作计划的具体内容时,施密特刻意提高了音量,似乎想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能听到他的回答:“艺术品收藏本来就没有什么国界之分,真正的艺术是属于全人类的财富。”
他顿了顿,环视了一下四周,“我们战车国与华夏的这次联合,不仅促进了两国在文化艺术领域的更好交流,也为国际文物保护合作树立了新的典范。当然......”
他的语调变得更加谨慎,“在其他方面的合作效果如何,我们还需要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进行深入的观察和评估。”
陈阳听到施密特的话,嘴角微微上扬。他知道,这位部长虽然表面上支持协议,但内心对于文物归还问题仍有保留。不过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第一步已经迈出去了。
陈阳看到耿老正在和几位战车国的学者热烈讨论着什么,他们的脸上都洋溢着学者特有的兴奋表情。阳光透过落地窗洒在每个人的脸上,为这个历史性的时刻镀上了一层金辉。
哈特尼克尔走向窗边,望着远处柏林的天际线,转身对陈阳说道:“您知道吗,陈博士?今天签署的这份协议,或许会改变整个欧洲对于文物归属问题的看法。”
“今天两国的合作,为世界文化交流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陈阳走到哈特尼克尔身边,同样望向窗外:“部长先生,我相信文化的力量是无穷的。今天的协议只是一个开始,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将纸面上的条款转化为实际的行动。”
“您说得对,”哈特尼克尔点头赞同,“不过我有信心,有了您这样的专家参与,我们一定能够把这个合作框架落到实处。”
就在这时,一位年轻的记者走了过来,礼貌地问道:“两位先生,能否谈谈对今天协议签署的看法?”
哈特尼克尔看了看陈阳,示意他先回答。陈阳思考了一下,缓缓开口:“今天的协议代表着一种新的合作模式——”
“既尊重文物的历史归属,又促进国际间的学术交流。我相信这种模式将会被更多国家所接受和采用。”
记者继续追问:“那么对于具体的文物归还问题,您有什么看法?”
陈阳的眼中闪过一丝深邃的光芒:“文物归还不是一个简单的法律问题,更是一个文化认同和历史正义的问题。”
“我们需要用智慧和耐心来解决这些复杂的历史遗留问题。”
哈特尼克尔在一旁补充道:“正如陈博士所说,我们需要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寻找既能保护文物又能促进文化交流的解决方案。”
会议厅内的交流还在继续,但陈阳的心情已经完全放松下来。他知道,这次柏林之行的目标已经达成,甚至超出了最初的预期。那件青铜方罍即将回到祖国,而更重要的是,一个全新的合作机制已经建立起来。
耿老走了过来,脸上的笑容比之前更加灿烂:“陈阳,我刚才和几位战车国同行聊了聊,他们对我们的青铜器研究非常感兴趣。看来这次合作真的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陈阳点头回应:“是的,耿老。我觉得这次的成功,不仅仅在于追回了一件文物,更在于我们证明了华夏学者,在国际文物保护领域的专业水准和话语权。”
会议厅内的掌声再次响起,这次是为了庆祝协议的正式生效。陈阳环顾四周,看到每一张脸上都洋溢着满意的笑容。他知道,今天将会成为华夏文物保护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当天色渐晚,会议厅内的人群开始散去时,哈特尼克尔再次走到陈阳身边:“陈博士,今晚我们准备了一个小型的庆祝晚宴,希望您能参加。”
陈阳礼貌地回答:“当然,我很荣幸能参加。”
陈阳在人群中轻轻侧身,目光越过记者们的肩膀,与站在人群外的帕特西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