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92章 第一版大明月报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92章 第一版大明月报 (第2/3页)

官儿了?

    钦差?

    只有办皇帝钦定的差事,你才是钦差!

    一直都是京师吃大口,南直隶吃小口,如今见张居正连锅都要端走,汤都不让喝……也就是张居正的级别太高,且顶着‘钦差’职衔,不然,非被打死不可。

    ——不开玩笑,物理意义上的打死!

    一群人当即跟张居正掐了起来……

    赵贞吉、徐渭一见开团了,也不再讲究什么层层铺垫、循序渐进,立时跳大跟进,由徐渭暗中出面,与朱载壡的报刊达成了深度合作。

    刊印报纸朱载壡负责,赵徐二人负责盖上官方的‘戳’。

    印刷术成熟且广泛应用的当下,建造报刊作坊很容易,只是因为朝廷开办官方报纸的国策刚开始,暂时做不到大批量刊印。

    朱载壡作为大明第一个开办报刊作坊的商绅,也是大明第一报刊商,其产业遍布江南诸多富庶州县,不仅产量极高,且还有着相当强的分销渠道……

    赵徐的难题是,刊印不难,大量刊印却难,更难的是分销。

    不过,与朱载壡达成合作之后,这些难题就都不是难题了。

    随着朱老板的紧急通知下达,金陵,松江,扬州,镇江……各地作坊工人立即火力全开,按照东家给的文本,开始加班加点的刊印。

    刊印好之后,立时马不停蹄地输送到金陵总部,接着,再中转到朝廷刚建好的官办报刊作坊,然后赵贞吉动员工人,加班加点的盖戳……

    最后,再借用朱载壡的一整套产业链,分销出去……

    仅仅十日功夫,第一版《大明月报》正式出炉,遍布金陵,松江,镇江,苏州,扬州……在各州县的大街小巷,传扬开来……

    “号外,号外,大明月报,大明月报……不是金陵的日报,是朝廷的月报,京师六部出品,都察院、大理寺、通政司监制……”

    “不是苏州的日报,是大明朝廷官方的月报,内容劲爆,加量不加价啦……”

    “老爷(少爷)(小姐),新品大明月报出炉,要来一份吗?”

    ……

    叫卖的报童、送报小哥儿的推销,以及《大明月报》的吸引眼球,一经发售,立时成了大爆款。

    月报不像日报日日更新,因此时效性更长,第一波市场反馈之后,更是一发不可收拾……

    月报内容乍一看也没什么,可聪明人稍一品读,便能品出其中暗含的韵味,纯粹是把南直隶架在火上烤……

    诸多官员还没和张居正争出个高低,又见后院失火,不禁破了大防。

    干脆也不跟张居正磨嘴皮子了,一边上疏弹劾张居正不务正业,一边对朱载壡的报刊挑刺儿,同时,一边去永青侯府苦口婆心的劝李茂父子要顾及亲情,一边反游说李家族人不要上当,就连赵贞吉……

    这个忙啊……

    可惜的是,越想满把抓,越是什么也抓不到。

    张居正不要脸,李茂父子铁石心肠,李家族人猪油蒙心,赵贞吉则是嘴上一套,背后一套……

    如此又过了几日,局势非但没有改善,反而越来越不利,恰巧永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