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六八章 梅先生真是神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四六八章 梅先生真是神了! (第3/3页)

来的钢。

    因为,此时他手里就有这一块儿炼出来的钢,还有一柄,用那炼出来的钢,打捞出来的匕首。

    钢材确实是好钢材。

    而用之打造出来的匕首。也是特别的锋利。

    无比的好用。

    朱元璋那叫一个欣喜。

    这要是在打天下的时候发货得到好女婿。

    自己何至于用这么长的时间,才能取得天下?

    朱元璋如此想着,看看这钢材,再看看这用这种钢材打造出来的匕首,忍不住又一次夸赞起自己的好女婿了。

    这几百年后,当真是一个让人不可想象的时代。

    很多在他们看来是天经地义的东西,在自己这个时代弄出来后,都令人无比的震动。

    用炼制木头的办法,去炼制煤炭。

    从而得到更好用的焦炭。

    这个想法看起来是很简单,偏偏这般简单的事情,在梅殷说出来之前,基本上没人去这么做。

    这事情,看起来就像是一层窗户纸。

    可是,想要捅破这层窗户纸,不知道需要多少人的努力,多少长时间的积累,方才能够将其捅破!

    可以说,梅殷的做法,是当真让人意想不到,当真令人欣喜。

    一天之后,又得到了梅殷那里传来的消息,说是梅殷那边已经是开始安排人修建铁路了。

    朱元璋立刻下了旨,让各个衙门,都要配合梅殷做这件事。

    只要是梅殷来做这件事,全部优先进行供应。

    原本,朱元璋在此之前就已经是明确的,把这件事交给了梅殷,让梅殷来主导。

    这个时候,在梅殷开始动手之时,又立刻迫不及待地下达了这道旨意。

    从这方面就能够令得很多人,都明白梅殷做这件事情的重要性,避免有人待在这件事情上认识不够清晰。

    做出一些不必要的事情来。

    第一道铁路,是在双水村这边进行铺设的。

    从双水村通往京师码头。

    毕竟虽然进行了一定的试验,并且还有梅殷的知识和技术,来作为保证。

    但蒸汽火车,和铁路铺设技术,终究现在还是不算特别的成熟。

    先在双水村到京师码头那边铺设一段铁路,进行一个短距离的运输。

    还是很有必要的。

    进行一段时间的运营,证明了能够成功,取得一定经验,接着铺设从京师到苏州,那至于到江南其余更多出地方的铁路。

    把这些地方,和京师给牢牢的联系到一起。

    有了这铁路相连,这里将会更加的紧密。

    其作用到底有多大,可想而知。

    除此之外,在做这些事情时,梅殷这边,还能在一些重要的矿山等方面也铺设短距离的铁路。

    并弄蒸汽火车来运铁矿等东西。

    各方面都在考虑之中。

    当然,梅殷这里,会先铺设从双水村,到京师码头的铁路,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

    那是因为这段路,距离短,而且还近。

    他还非常的熟悉。

    是比较好建造的。

    路线的选择,不必有太多的纠结。

    但是,从京师到苏州,杭州等地的铁路,却需要进行细致的探查。

    对于路线等各方面,都要有一个特别大的考究才可以

    不然的话,很容易出差错。

    如今,技术各方面都不算太成熟。

    桥梁等各方面的技术也同样是有待提升。

    很多方面,对于这个时代的人而言,那可是开天辟地的头一遭。

    所以,慎重一点还是很有必要的。

    朱元璋在几天之后,把梅殷给召了过来。

    询问梅殷关于铁路的种种事情。

    梅殷一一作答,朱元璋很是欣喜。

    并在畅享,这梅殷铺设出来的铁路网,有朝一日能够在江南密布。

    通过这铁路网,京师和江南诸多地方都给牢牢的连接到了一起。

    只是江南这边好办,那江北等广大地区又该怎么办?

    一条大江在这里横亘着,铁路修不过去。

    总不能把这火车变成船吧?

    朱元璋犯起了愁。

    一时间都在想,要是没有这条大江该有多好。

    不过,这个念头升起之后,又忍不住摇了摇头。

    这条江虽然割开了南北。

    但对于沟通东西有巨大的作用,

    而且在乱世之时,又是天然的屏障……

    梅殷知道了听到朱元璋的想法,当下就笑着开了口。

    决定给老朱一些震撼……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