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2章 多项工作进行中! (第3/3页)
米,不过肉眼区分不出来。
之前刘树森市长主动选择挨着卫生间最近的办公室,杨东当然也没有这么做,也是给他选择合适的办公室,搬进去。
至于这几位市长的秘书该怎么安排办公室,杨东的建议就是原地不动,联络员之前在哪里办公,如今还在哪里办公。
本来一层楼也没多远,加上几位市长更换完办公室,距离这几个联络员办公室也没有变远,无非是不再对门罢了。
这也不是什么大事,多走两步路。
如果连秘书办公室也要更换,只能是浪费办公室资源。
杨东的办公室也更换了,按照他的级别分配了一间24平米的办公室,具体面积为23.16平米,毕竟没有可丁可卯的办公室面积,只能找相近的。
武刚的办公区域就分配到了秘书一处的大办公室,六人一间的大办公室,每间办公室60平米左右。
这样一来,基层干部的办公环境,提升了非常多。
六人一间,每个人平均十平米,如此也没有那么拥挤,也不需要夏天闻蒜味。
基层干部对这次杨东整改的评价是最高的,而这也是杨东这次解决问题的关键。
当大多数的低级别干部,对你都满意的时候。
那几个领导的牢骚,也就没意义了。
再说就算他们不满,又能如何?
还能真的找杨东算账吗?
别忘了现在杨东可是市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
人家一句话递到市长耳朵里面,你都不好过。
市长办公室的这道墙,也很好搞,当然不会重新砌墙,那样太麻烦,也耽误市长工作。
杨东直接选择成品墙,按照固定的高度和长度预定,北春市就有工厂可以定制。
市长要的东西,速度当然快了,只用三天时间,就生产出来。
找几个工人就安上了。
市长的办公室从之前的55平米,变成了42平米,而隔出来的接待室有13平米。
把这些事情都做了之后,杨东也正式进入扫黑工作当中。
当然这让杨东更加的疲惫和劳累,一边要负责办公厅的正常运转,一边还要扫黑除恶,压力很大。
一般的领导都会做个取舍,比如把办公厅的工作交给几个副主任。
但杨东抗压能力更强,而且刚来不久就交权?没有这个道理。
权,万不可轻易交出去。
交出去容易,收回来就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