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7章 满月 (第1/3页)
翰林,意为文翰之林。
到了当下,翰林院的地位越发的清贵。
四百年前,翰林院便成为了国家的决策核心机构。
到了当下的大庆,翰林院的职责,则是文脉枢纽,以及储备人才。
可以说。
当下能在翰林院内任职的,未来在大庆必然都是高官,一方重员。
这是没得跑了。
而如今。
这群未来会成为朝廷重员的年轻翰林们,被庆皇关在翰林院内,足足有半个月了!
为了一个名字,也足足吵了半个月!
连四书五经,也全都翻出来了。
如今已经从起一个名字,演变成了一场对经筵的论战。
庆皇听得昏昏欲睡,但这群文人已经吵上头了,连庆皇在这看着都顾不上了。
为了经文正义。
他们根本就不怕死!
好在。
庆皇也有时间,看着未来留给老六以及雄英的人才们,在这里吵架,还是蛮有意思的。
说不准。
听他们吵着吵着,还能发现几名人才,到时候好交代下去。
庆皇固然对那些经文头大,处于一种说的字能听懂,但连在一块完全听不懂的状态。
但这群文人们的表现,包括脸上表露出的姿态,庆皇都观察的清清楚楚,分析着这群人的人品。
对于帝皇来说,选拔人才是最为重要的一路。
选出合适的人才为官,能省掉不少麻烦事儿。
庆皇的治理天下,说白了还是治人!
只要人足够靠谱,足够厉害,用他治理天下,那么基本上就差不了。
至于通晓天下间所有事务,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事情。
皇帝终究也是人,也有着视野的局限性。
但是只要控制好吏治,那么就算再坏,也不至于坏到哪里去。
“再上几盘水果!”
庆皇瘫坐在椅子上,若是秦风在此,看到这个瘫坐姿势,会觉得无比熟悉。
“咱终究比老六强。”
“老六只懂得看歌舞,咱看的是经筵,更有深意,更高大上。”
庆皇一本正经的跟王得水说着。
也丝毫不管能不能听懂翰林们宣讲的那些东西。
庆皇觉得,自己听不懂翰林们所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