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良民 (第2/3页)
多是来自西山的难民。
在神女的治理下,这个昔日死气沉沉的难民营,如今已是炊烟袅袅,能听见牛羊哞咩,鸡鸣犬吠。
村里最富的杨家,更是起了两套带院的小土宅,杨家的老汉年过五十,却依旧身强体壮,精神矍铄,据说年轻时练过武,筋骨熬炼得极好,一个人能顶一头牛使唤。
在神教分发种子与农具,承诺庇护时,杨老头是第一个站出来响应的。如今,他也成了教中树立的典范,日子过得最是红火,现在家里养了四头黑猪,两头羊,还有一大群鸡。
度过了最初那段吃了上顿没下顿的艰难岁月,如今家里的鸡蛋,都能保证让小孙子虎子每日吃上一个,补充养分,为日后练武打好根基。
是的,家中这个被精心培养,虎头虎脑的小孙子,便是杨家要献给神教的血税。
待他长到十岁,便要被送入教中,此生……大概率是回不来了。
但那又如何呢?
杨家儿媳妇的肚子里已经又有一对了,前些日子请教中的医师看过,据说是双胞胎,可把一家人乐坏了。
这世道,人命比草贱,能养活,能长大的孩子本就不多。
对于他们这些从霜劫中挣扎求生的难民而言,更是早就看淡了生死离别,更是不在乎这些事。
“俺们就连霜劫的难都逃了,还能有什么可以打倒俺们?”
清晨,杨老头一边系着草鞋,一边和老伴嘟囔着。
嗐,别乱说,皇天老爷真给你吃不完的苦嘞。”
老伴从厨房探出头,嗔怪道:“总是说些不吉利的话,没个正经相儿!”
杨老头嘿嘿一笑,这么多年,他就习惯早上和老伴扯掰两句。
吃完饭后,他便与大儿子一同扛起锄头,便朝田里走去。
家中的琐事自有儿媳和小女儿操持,他无需挂心,而庭院里,六岁的虎子正扎着马步,一板一眼地打着一套拳法,小脸涨得通红,嘴里呼呼哈哈地配着音,还真挺像那么一回事。
这红红火火又有盼头的日子让杨老头每天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