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3章 秦家的新亲戚(5k) (第2/3页)
配件备件就不多,甚至有些根本就没准备,主要都考虑种子、化肥这些更占地儿的东西去了。这不,我们队里的农机配件到乡里县里都找不到,只好进城来买。”
高振东了然的点点头,原来是这么回事。
“这么说,队里的农机不少了?”既然不容易坏,还需要出来买,那说明必定是数量不少,基数大了,再不容易坏也总有坏的。
“以前不多,就这几年开始多起来的。不止是我们队里,其他大队,也是差不多,都是在这几年农机才多起来,省了不少事儿。至少拖拉机这些东西伺候起来,没牛那么娇贵。”
牛这东西从古至今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哪怕到了20世纪末期,都是非常重要的生产资料。如果说马是古代的轿车,那么牛就是古代的拖拉机。
没想到现在居然开始嫌弃牛了,嫌弃得好啊,高振东心里很是高兴。
他知道,这是十一机部的同志们发力了。
“那庄稼收成怎么样?”来都来了,不妨多问一些,高振东也很好奇到底自己带来了多少改变。
秦家叔叔的感觉,更像是给领导汇报工作了。看着这位年轻人脸上的表情和他问的问题,和以前来队里的那些领导一个样子。
“收成不错,比以前强多了。交完公粮,剩下的口粮不但够吃,还能余点儿。”
说起这个,老秦同志可就不困了,毕竟这是这几年最让他们感到开心的事情,而且是明明白白看得到的变化。
你说这个,那我也不困了!高振东比他还高兴。
“噢?增产的来源主要是什么?”他一不做二不休,干脆刨根问底,这对他来说,也是某种另类的自我价值实现的满足。
对于他逮着农业刨根问底,娄晓娥并不感到奇怪,她知道自家爱人因为工作原因,对于这些事情总是很有兴趣。
傻柱和秦怀茹也一点儿不觉得奇怪,人家是领导,哪怕是工业口的领导,但关心农业工作也是正常的,不关心才不正常。没听见刚才还在说农机的事情嘛。
“农机的普及就不用说了,干活儿快,我们能留出不少精力,更精心的伺候庄稼,而且不会耽误农时,这是一个。”老秦掰着手指头数道。
“嗯嗯嗯,来,吃菜吃菜。”高振东一边点头,一边招呼。
“二来,有些作物的种子也在改良,要么是抗病害,要么是抗倒伏,要么是直接增产什么的,总之最后落到实处,多多少少都能比以往要增产一些。”一下子出现极为优秀的种子可并不常见,但是循序渐进的慢慢改良,同样也是能起到效果,而且这才是育种的常态。
高振东连连点头,能一直改进就是好事啊。
“当然最重要的,就是肥料和农药。领导您可能不知道,现在我们的肥料比以前多多了!除了那个什么什么尿素之外,还有各种各样的复合肥,撒一把能管好久好久,而且还挑作物,给小麦用的不能给玉米用,都是专用的。”
秦家叔叔现在已经彻底进入汇报工作的状态,“领导”叫得贼溜。
高振东压根就没注意这件事情,他完全被对方话里的内容吸引住了。
复合肥料?看来自己和向总他们曾经提起过的事情,当年搞尿素生产线的向总和应化部的其他同志们搞得很好啊!
高振东并不觉得这是自己的功劳,自己只是把思路提前放出来,但是真正做出复合肥的,却是应化部的同志们。人家都已经细致到针对不同作物生产针对性复合肥了,比自己提的那点思路走得远得多。
虽然不是自己的功劳,但是不妨碍高振东高兴,至少自己提前把大门推开了不是嘛。
“那你们种起庄稼来,可就更累喽,要考虑的事情更多。辛苦辛苦啊,来来来,喝一杯喝一杯。”
他这句话不完全是为了让对方喝酒而找的理由,农业本身也是一门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看天气、凭经验当然很重要,但是用对待技术的态度去对待农业种植技术,本来就是日后的发展方向。
日后种植、养殖赚了大钱的,除了市场供求关系之外,都是靠技术才能实现的。没有技术,就算是卖方市场,这份钱依然赚不到。
傻柱看得出来,高振东在听了怀茹叔叔的话之后,明显情绪非常高涨,看来领导也不好当,明明是十七机部的,还要时时刻刻关注其他行业的事情。
娄晓娥拉了拉高振东:“行了行了,先吃饭吧,你看秦叔被你拉着饭都吃不好。”
高振东乐呵呵的:“嗯,吃饭!吃饭!”他把“饭”字的发音,发得尤其的重。
——
6月1日,正好是星期一,对于小朋友们来说是个欢快的假日。
高振东坐在车上,车子正在往厂里开,他还在心里琢磨给孩子们弄点啥当礼物。
就在车子行驶到厂门口的时候,看见保卫处的几位同志正在厂大门外,围在一面墙面前,吆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