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3章 他有资格知道这些(5k) (第3/3页)
题他们没法回答。
防工委领导笑了起来:“说吧,不要有顾虑。不是说了嘛,他有资格知道这些,而且知道了还对你们有大帮助。他在矿产资源方面……嗯,反正你说就对了。”
高振东在这方面的事迹,防工委是很清楚的。
有了领导这句话,两位同志压住了心里的震惊,点头道:“对,有的,在草原省,而且规模很大,但是……”
高振东直接接过话头:“但是埋藏有点深,难以开采对吧?这方面我有一点点研究。”
承认了承认了,他终于承认自己在这方面有研究,而不是“不熟”了,防工委的两位领导差点笑出声来。
怕不止一点点研究噢,两位同志的感觉却是不太一样:“嗯,对,因为地质原因,矿藏埋深在400米以下,很难开采。”
这意味着想要搞到这里的U资源,需要先挖开400米深的土层,才能得到一点宝贵的U。这个深度对于煤矿是小意思,因为煤层里煤含量是极高的,但是对于含量连1%都差得远的U矿来说,那就麻烦了。
这是他们的另一个“入宝山而空手回”,看着探明的矿却用不上。
高振东道:“我有个办法,应该能把这些矿给采出来,而且正好适合螯合树脂这条路子,就地就给提炼了!”
别说两位搞相关工作的同志了,就连防工委两人都是大喜过望!
如果能解决这个问题,那我们可不只是用来造点大炸逼那么简单,用到国计民生上才是大事!
“哈哈哈,好!好!”防工委领导大笑起来,他丝毫没有怀疑高振东这条路到底走不走得通。
他毫不怀疑,但是两位搞相关工作的同志却是有些不敢相信:“高委员,你说的是真的?能把地下的矿采出来,而且还就地提炼?”
防工委领导笑着接过话头:“这你放心,材料和矿产提炼方面,他是真正的专家,最顶级的那种!”这种时候,他才想起来高振东是十七机部的。
高振东没太好说,其实这东西用螯合树脂提炼,和他以前搞的那些完全不是一个路子。
“高委员,还请您给我们指点一下迷津。”两位同志目光火热。
高振东找领导要了一套纸笔,这让领导觉得自己是不是该在办公室里放套黑板,方便工作?
不过那都是后话,高振东开始在纸上画起来,边画还边解释:“草原省的砂岩矿的特性你们应该是了解的吧?它是上下附近地层里,透水性最好的一层,里面含有地下水……”
“嗯,对,这我们知道。你是要把螯合树脂打进去?”
“那怎么可能,螯合树脂是固体,在砂岩里完全没有流动性。我们打水进去!”
“水?水溶解不了多少U吧?要不然我们直接抽砂岩层的地下水就行了。”
高振东笑道:“当然不是纯水了,就叫浸出液吧,专业点儿,哈哈。浸出液里同时灌入一定比例的二氧化碳和氧气!”
“二氧化碳和氧气?”
“对,二氧化碳溶解于水形成的碳酸,能够增加U的溶解度,同时氧气能把砂岩矿里的四价U氧化为六价U,更容易溶于水中。”
听起来很简单,但是草原省的U矿,的确就是这么开采的,而且是几十年后的事情,其实我们不是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缺U,只是开采技术问题。
“我明白了,再把这些溶解了U的水抽出来,利用螯合树脂进行处理?这种‘高’浓度的U溶液,更能彻底发挥螯合树脂的效能!”说到这个地步,同志们哪里还不知道高振东打的什么主意,纷纷激动起来。
关键在于,这种方法从理论上来说,难度不高,成本也还可以接受。
相比石油,打口几百米深的井算什么麻烦!灌水灌气抽水也不是什么很困难的事情。信不信他们回去今天开打,不考虑别的东西的情况下几天就能钻到砂岩层。
这个办法对于花岗岩、火成岩、沥青类U矿毫无作用,但是对于砂岩U矿却是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巧妙的利用了草原砂岩U矿的地层结构和矿藏本身特性,一掐一个准!
绝妙的路子!而且从理论上没有任何难度,非要说的话,灌气可能算是稍微麻烦一点的事情,但也就只是稍微。
“对,总体来说,就是这么个流程。你看,我们像这样打井,这是注井,这是抽井,我算过,这种分布和间距,就能很好兼顾到注入后水的流动状态、以及注入-反应-溶解-抽取的时间过程。”这全是抄的,但是对于草原省的U矿开采来说,别管我抄不抄,就问你采没采到吧。
听见高振东连大致的采矿具体工艺都给算出来了,两位搞相关工作的同志佩服得五体投地,说实话,他们是算不出来的,因为这看起来仿佛很简单的分布图和间距布置,里面是地质、化学、水动力等多个学科的综合。
老段子说得好,画线很容易,但是知道在哪儿画线就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