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 162章 失落的心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 162章 失落的心 (第2/3页)

芜了。

    青壮年都去运输粮草了,土地没有人种,自然荒芜了。

    当皇帝把从高句丽带回来的几十万户高句丽人落户幽州以后,这个情况并没有好转。

    反而让这个地区变得不稳定起来。

    严格意义上说,原本仅需要民生恢复。

    如今不仅要做民生恢复,还要尽快把这些高句丽人安置下来。

    编民入册,开垦荒地。

    这事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又极难。

    官员,工具,两个民族的融合,等诸多问题需要朝廷去解决。

    “殿下,臣觉得得花钱,钱财的投入才能让这些流民安置,从而恢复民生!”

    李承乾想了想,点了点头:

    “舅舅言之有理,这几年朝廷支持商队,加上煤石,盐铁的利润户部有钱,钱财不是多大的问题!”

    李承乾继续道:“钱能解决的问题其实都不是多大的问题。

    我其实更担心朝廷把钱花了,却没有花到位,浪费了钱,也耽误了时间。”

    长孙无忌赞同地点了点头:“殿下的意思是派谁来负责这件事对吧!”

    李承乾点了点头:

    “是这个理,这个人脑子一定要活,手腕要硬,大局观要强。

    若随便派出一官吏,能力一般,怕适得其反!”

    长孙无忌看了李承乾一眼,沉思不语。

    他觉得太子心中已有人选,于是不敢贸然开口。

    毕竟这是第一次和太子议事。

    第一印象很关键。

    见长孙无忌沉默不语,李承乾伸了个懒腰。

    轻轻叩击了下桌面,小曹内侍端来了温度正好的茶水。

    李承乾抿了一口,笑道:“舅舅那边可有合适的人选?

    对了,听说大表兄这几年因为姐姐的离去消沉了不少,不如让表兄负责这件事,顺便散散心?”

    长孙无忌沉思了片刻。

    太子说的很有理,但长孙无忌不想让长孙冲去。

    就在昨日,他接到陛下的口书,遂上书推荐了裴行俭去西域。

    李景仁,尉迟宝琳,程怀默在接下来也会有安排。

    估摸不差的话应该是外放刺史。

    至于去何地,还得三省商议。

    长安官场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会有一次不小的变动。

    因此,长孙冲这时候不适合去外地,长安有更好的。

    而且这个差事不是一年两年的活。

    干得再好,也无多大功绩。

    轻轻吸了一口气,长孙无忌道:“殿下我这里倒是有个更合适的人选。”

    “谁!”

    “御史吴泾,武德年间的进士,这些年一直在巡视乡间,对民生很熟悉,连续多年“上上”之选,是一位干吏!”

    “多大?”

    长孙无忌一愣,随后道:“大概四十有三吧!”

    李承乾笑了笑,看着长孙无忌道:

    “年纪都记得这般清楚,看来是舅舅熟悉的人,小曹,名字记下,明日唤来我看看!”

    “喏!”

    长孙无忌看着笑盈盈的李承乾,心里的惊骇无以言说。

    见鬼了,太子不好糊弄,自己说年龄不是不打自招么?

    “崇义?”

    李崇义走了进来,笑道:“臣在!”

    “刚才的话你也听到了,说说你的意见吧,你也推荐一个人吧!”

    李崇义看了看低头喝茶的长孙无忌,笑了笑道:

    “既然殿下让臣说,那臣就举荐骆宾王,书院公认的才子,二十啷当岁,年轻有为!”

    记录对奏的骆宾王抬起头,随后又低下了头。

    说实话,他骆宾王倒是想去。

    但他知道自己一定去不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