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 59章 捷报传来~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 59章 捷报传来~ (第2/3页)

食邑五百户。

    家里有余粮,臣拿不出来什么法子,臣愿意捐出来。

    散朝之后臣就会拉到东市的粮库里。”

    孔惠元这么做不是为了这王朝。

    孔家见过太多更替的王朝。

    孔惠元只是不想看到小十一哭。

    他不想因为战事不利,李厥死在西域。

    那时候,小十一怕是会哭死。

    他只是为了故人,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孔惠元知道他会遭到很多人记恨。

    不过他觉得无所谓。

    恨,他们也不敢说出来。

    恨也不敢把自己怎么着。

    真要有本事,就把自家老祖宗写的书烧掉。

    独孤家也站出来了人,紧随其后道:

    “陛下,臣做不了雪中送炭,那臣就锦上添花。

    臣族中之人,已经把粮食全部运往兰州!”

    颜韵深吸了一口气,咬了咬牙,低声道:

    “陛下,书院这边臣可以紧一紧,也能筹集一些粮食。

    等散朝之后我便回去,再跟百姓说一下,从百姓那里借一些!”

    李承乾闻言直接摆手道:“书院粮食不能扣减!”

    李承乾看出来颜韵的为难。

    他从妹妹小兕子的口中知道书院的流程。

    颜白封地二千户,实际只有一千七百户。

    自己几个弟弟也在书院混日子。

    他们说的和小兕子说的没有任何区别。

    李承乾记得颜白的话。

    颜白说,大唐的粮食不足不是种子不好的原因。

    而是,人太少,生产力不足的问题。

    大唐有太多太多的地,这些地荒无人烟。

    只要提高生产力,有人去种,就不会出现饿肚子的问题。

    颜白封地有一千七百户,夏收后的收租全部都投到书院里。

    也就是说。

    书院的学子实际是由这一千七百户供养。

    这就是颜白给李承乾的答卷。

    一千七百户养活自己,还养活了一万多名书院学子。

    朝廷开始的时候只解决书院学子的笔墨纸砚。

    近些年才开始承担书院的扩建,以及学子四季所穿的衣衫。

    所以,颜家没钱是众所周知的。

    每年查账的时候都有御史和学生代表在一旁。

    这一点没有任何人敢去搬弄是非。

    有了孔家领头,程咬金又睁开睡眼。

    他把自己家的粮食也都拿了出来。

    尉迟家紧随其后,比程咬金还多一千石。

    这两家永远都是这样。

    有了这几家领头,跟随的人立马多了起来。

    坐在门槛边的文老六咬着牙喊了一个六百石。

    他是不良人出身,家里的地本来就少,

    这六百石还要花钱去买一大半粮食。

    虽然心疼的直哆嗦,但他觉得自己应该这么做。

    他始终记得长孙皇后的恩泽。

    若没长孙皇后的提拔,他文老六又如何能有今日。

    他希望这大唐永不倒。

    这样他的孩子才能继续享福。

    朝堂又热闹了起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开口。

    越来越多的人也恨上了孔惠元。

    人之常情,谁会嫌自己家钱多啊。

    吵闹下来,长孙家也捐了三千石。

    这些粮食很多,可真要运到战场,让数万将士们吃上,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