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039、抓捕(求月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039、抓捕(求月票) (第1/3页)

    “哥,报纸能借我看看吗?”

    “可以啊。”

    “多谢。”黄包车夫正欲拿走报纸,却不想被刘三一把按住,“要报纸是吧,拿钱来买。”

    车夫愕然。

    “刘三,一份看过的报纸,你还要钱?钻钱眼里了?”不用车夫开口,刘三的几个同伴都看不下去了,纷纷出言反驳。

    “那咋了?我买报没花钱?”

    “你是花钱了没错,可你看过了,借给别人看看咋了?再说了,这上面刊登的可是抓获日本间谍的消息,多一个人看,也多激发一份国人抗战的信心不是?”

    “抗战?”一听这话,刘三就像炸毛一样,情绪激动起来,“小鬼子就在开封,你怎么不去?”

    “我我虽没有上阵杀敌,可我也是为抗战捐过钱的。”

    “哼!”刘三冷笑一声,扯开自己的上衣,指着肚子上几道狰狞可怖的伤疤,“捐过钱是吧?老子可是亲自杀过鬼子的。”

    “你上过战场?”同伴没想到貌不惊人、一向沉默寡言的刘三还有这种经历,立刻七嘴八舌地询问起来,“哪场战役?杀了几个小鬼子?”

    刘三却没有丝毫的激动,神情反而变得落寞起来,闷声干了一杯酒:“都过去了,匹夫之勇,不提也罢。”

    “扫兴不是?啥叫匹夫之勇,你这是英雄之举,快说说,到底咋回事?”

    “是啊,老刘,给哥几个说说。”

    终究拗不过同伴的劝说,刘三叹息一声,缓缓开口了:“你们都知道咱老刘是从河北逃难来的”

    原来刘三来自河北某个村庄,有一回鬼子来扫荡,整个村子人心惶惶,探听到打头阵的只有三个鬼子,其他都是伪军,刘三站了出来,组织村民自卫,结果说得好好的,等鬼子真到了,那些原本信誓旦旦的村民一个个都躲了起来。

    刘三虽然气愤,但还是拿起家里的猎枪决然迎战,靠着不错的枪法,很快就射杀了两个鬼子,剩下的一个鬼子和伪军被吓得落荒而逃。

    这个时候,村民又出现了,一个个拍手称快,夸赞刘三是英雄,各种阿谀谄媚,刘三虽然不齿这些人的为人,但还是劝说村民赶快收拾东西逃难。

    但故土难离,老婆孩子热炕头,不到万一,谁愿意颠沛流离,甚至有人说,不是有你刘老三嘛,有你在怕什么?

    刘三虽然自持勇武,但他明白“双拳难敌死手、好汉架不住人多”的道理,鬼子的报复马上就来,现在不走,难道等死?

    见劝不动众人,刘三便打算带着自家人独自离开。

    结果,刚才还夸赞自己的村民再次变了脸,纷纷阻挠刘三离开,他们一个个振振有词:你走了,我们怎么办?

    甚至有村民理直气壮地说,冤有头债有主,日本人即便报复,那也是针对刘老三,关其他人什么事?只要将刘老三绑了交出去,再纳点粮说些好话,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日子该怎么过还不是怎么过。

    这种主张迅速占了上风,获得村民的一致同意。

    于是刚才还唯唯诺诺的村民转眼间一个个面目狰狞凶残,直接将刘老三和他的家人全部捆绑起来。

    说到这里,刘老三惨笑一声,颤抖着抓起酒杯一饮而尽。

    一阵唉声叹气后,有人问:“后来呢?”

    “后来?”刘三怪笑几声,脸上的表情格外复杂,“后来日本鬼子的大队人马来了,这些畜生可不会跟你讲道理,先是杀了我全家老小,然后开始烧杀抢掠,一个人都没有放过.

    “咱刘老三命大,被捅破肠子还活了下来,可是命捡回来了,我的魂却丢了,我就是想不明白,那些人,他们为什么要那么对我,我错了吗?

    “后来,我一路乞讨,从河北到豫州,每遇到一个人都会问这个问题。”

    “那,那你现在有答案了吗?”

    刘老三苦涩地笑了笑:“有了,我遇到一个先生,他反问我,为什么历史上那么多的农民起义都失败了,想过原因吗?我不懂,也不想搞懂。但老先生告诉我,殊途同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