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053章 帝后大婚才子对决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053章 帝后大婚才子对决 (第2/3页)

着雁飞斗着嘴,好不惬意。

    却不知对岸那个人好生着急,只盼着赶紧走完流程,好正大光明迎回妻儿,日日相对。

    偏生礼官设计的流程又宏大又繁杂。

    梁国礼官们早听说北翼人才济济,惊才绝艳的人物一茬又一茬,咱必不能输啊。

    但见雁飞九周落幕后,河上一叶轻舟破花翩然行来,舟头立着七位青衫书生。

    人人头戴竹丝方巾,腰间悬着鎏金书刀。为首的书生执一管紫竹箫,箫声起时,两岸喧哗顿歇。

    六子在箫声中齐声吟诵《西梁咏夜》,声如清泉击石,在淮杏河上荡开层层音浪。

    那诵声先是低徊,似春溪破冰;继而高昂,如飞瀑落潭。最妙是尾音处六人忽作变调,竟用古法“一咏三赞”,将西梁“礼仪之邦”赞得百转千回。

    另一头,又有一叶翩舟在《西梁咏夜》声中缓缓行来。

    一一忍不住叫出声,“舅舅们来了!”

    谁能懂稚儿口中“舅舅们”这含金量啊!若人不识这几子,定以为北翼是按长相挑选人才。

    但见舟上几子统一着宽袖皂缘的蓝袍白边服饰,襟领处绣有祥云图案。

    为首的是时云起,后面跟着肖长乐、陆桑榆、顾柏年、晏星辰、邱志言……以及文暄帝。

    当真是一个赛一个俊美,一个赛一个年少。

    二二和三三也激动得小肩膀直抖,“舅舅!舅舅!”

    亲舅舅,野舅舅,全都在呢!能不激动嘛。

    箫声停,《西梁咏夜》余韵未歇。

    文暄帝上前一步,双腿盘膝于古琴前。

    帝王修指搭上冰弦,未戴扳指的拇指在弦上轻轻一捻,迸出个清脆的泛音。继而指法骤变,一连串清音自弦上流淌而出。

    琴音暗合海晏河清的韵致,每一个泛音都澄明如朝露,每一段轮指都平稳若砥柱。

    两岸百姓不觉屏息,恍惚见河面无风自动,泛起细密涟漪,似有万千锦鲤逐音而来。

    文暄帝脸泛红光,心里却想的是,帝王没点才艺都轮不上这场面,我猪头九必不能缺席!

    无比感谢当年的自己,肯沉下心来练习抚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