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2章 投资部的分量 (第2/3页)
?
那时候的罗阳才三十出头,风华正茂,掌控着好几家千亿规模的大型综合性集团公司,每天都会有许多商业投资和合作协议需要他来做出决策。
没有了先知的底气,难道他就不做事了吗?
“吴永怀,你把恒瑞药业的投资建议方案重新再汇报一遍,从头开始。”
许久之后,罗阳抬起了头,先是吩咐了投资部三组组长任务,接着又对宋琬道:“我周三上午要去灰犀牛资本听取赵鹏程汇报工作,你和我一起过去,正好和他说一说发售私募基金产品的事情”
他这一开口,几乎就是倾向于同意投资这个项目了。
只是这次更为谨慎,需要更仔细的了解投资项目的信息,而且要先和灰犀牛那边沟通一下,了解这样一只基金产品是否能从市场上募集到二三十个亿的资金。
当所有条件都符合的时候,罗阳才会正式做出决策。
不过想想也正常,毕竟这是一笔多达二三十个亿的投资,罗阳不可能仅凭着投资部一个小组的调研,加上宋琬的一些口头解释就匆忙做出决策。
放在其他公司里,这样一个大型投资项目,没有历经一两个月时间的反复思考,三五次会议激烈的商讨,详尽而细致的商业调查,根本不可能轻易下定投资的决心。
罗阳的一连串动作都被宋琬看在眼里。
说实话,三组上报了恒瑞医药的投资项目,在前几次内部讨论会上就差点被她枪毙掉。
宋琬心里很清楚,这个涉及医药类行业的项目和罗阳目前布局的产业完全没有关联,而且整个项目投资金额巨大,周期较长,风险也不小.
但她再三考虑,还是留下了这个项目,最后让三组拿到罗阳面前来汇报。
而现在的结果,正是她希望看到的。
宋琬对于投资部的上一次汇报会过程记忆犹新,所有上会的项目,不管是同意投资的,还是被否决掉的,罗阳都是在很短的时间里做出了决策。
这是不正常的,至少宋琬认为不正常。
她的爷爷、父亲,还有一众叔叔伯伯,都是做投资的,家族企业即便那么专业了,对于每一项决策都要反复研究,反复讨论,反复调查,很多细节甚至做到了极致的程度。
在罗阳这里,不止是投资部,实际上整个集团都是这样。
粗糙的很!
所以宋琬希望通过恒瑞医药这个项目做出一个样板来。
一个关于集团今后投资项目需要做哪些标准动作的样板。
至于罗阳会不会否决这个项目,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事情了,对于宋琬而言,过程大于结果。
因为第三组汇报的重复,导致原本应该在四点半左右就结束的会议延长了。
“会议中场休息一下,15分钟之后继续。”
吴永怀再次汇报结束后,宋琬贴心的宣布会议暂停,给大家留出时间去抽支烟,喝几口热茶或者咖啡。
她自己则跟在罗阳后面,一起去了董事长办公室。
“罗总这是生气了?”
看到罗阳自顾自的点了一根烟,也不和自己说话,宋琬径直坐到了他的办公桌对面,笑着道:“我查了一下公司这几年里的投资项目,除了柠檬CC和共享单车之外,其余项目似乎连一份像样的商业策划方案都没有就投资了,真是感叹咱们公司的效率啊”
嗯?
罗阳浑身的汗毛一下子竖了起来。
心底最大的秘密似乎有暴露的危险要不是杀人犯法,他差点就要拿办公桌上的钢笔去捅人了。
“所以这是创一代的特色?”
宋琬接下来一句话让罗阳心里长舒了一口气:“凭借着敏锐的嗅觉和一往无前的勇气,快速的做出决策,在最短时间里涉足看好的产业,创办公司,然后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不断调整战略,最后做大做强.罗总,你之前所有的行为都无比符合创一代的行为特点。”
“所以你想说什么?”
心跳速度降下来之后,罗阳用旁人几乎察觉不到颤抖的声音道:“论证我是不是创一代?”
“你是创一代这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