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7章 贾逵 (第3/3页)
“如此一来,一场骚动才被平息下去。可是,曹丕还没到,曹丕的兄弟、鄢陵侯行越骑将军曹彰倒先带着兵马从长安赶来洛阳,意欲抢夺其兄的继承王位的权利。”
“就这样,贾逵和在洛阳的文武百官把曹操的遗体入殓,然后与夏侯尚将之送还邺城,由太子曹丕主丧,并奉诏迎曹丕为魏王、丞相,领冀州牧。”
“魏王曹丕对贾逵感恩戴德,即王位后先任贾逵为魏王国都城邺县县令,后迁为魏郡太守。”
“贾逵在还未往郡府赴任前,魏郡府官属听闻贾逵即将担任为郡守,都提前来到贾逵府邸门外。”
“贾逵领着迁书出门后,郡属官员全部挡在门外,在贾逵的车下参拜。”
“同年六月,曹丕亲自率领大军队南下,假意准备征讨东吴(实则是勒兵四处巡游,为代汉称帝造势)。”
“贾逵随军再次就任丞相主簿祭酒。大军向南到达黎阳,军士渡河时毫无秩序地争先恐后,贾逵立即斩杀了违反军纪的数人,秩序才得以恢复。”
“到达曹氏故乡谯县后,曹丕任命贾逵为豫州刺史。”
“当时天下刚安定不久,州郡的法纪松弛。豫州兵曹从事在前任刺史时请假,贾逵到任官数月后才回来就职,”
“贾逵于是借此事拷问追究州中徇私放纵、不按法令办事的二千石以下(即太守以下)官员,将他们全部弹劾罢免。”
“贾逵在任豫州刺史期间,革新吏治,锄强抑暴,兴利除弊,政声卓著。曹丕嘉奖道:“贾逵是个真正的刺史!”
苏轼:同时布告天下,要求各州效仿豫州的治理措施,并封贾逵为关内侯。
豫州南部与东吴接壤,贾逵在边境设置哨兵,修缮铠甲武器,为防守边境做好准备,使敌军不敢进犯。
贾逵在外修军旅同时,也不忘内治民事。贾逵在境内断山蓄水,建造了小弋阳陂,又疏通运渠二百余里,人称“贾侯渠”。他缮甲兵,加强战备,使东吴不敢侵犯。
黄初三年(222年),贾逵在征东大将军曹休的督领下进攻东吴,在洞浦击破吕范的部队,战后获进封阳里亭侯,加建威将军。
太和元年(227年),魏明帝曹叡继位,增加贾逵食邑二百户,并前共四百户。
当时,孙权在豫州正南方的东关(即濡须口)驻有大军,离长江仅四百余里。
每次东吴入侵,总是西从江夏出击,东从庐江进犯。
魏征东吴,也是东从淮水(东线)、西从沔水(西线)南下。
而处在东西之中的豫州军队一般不参与征伐,只是零零散散驻扎在汝南、弋阳诸郡,守境自保而已。
所以孙权在豫州南部的地盘无战事之虞,因此东、西边境有战事,吴军可以合兵一处全力抗击,丝毫不用担忧(中线)豫州战场。
贾逵分析了这个形势,认为应该建一条河道由豫州直道长江,大军可从豫州进发攻打东吴的东关。
那时,若孙权自守东关,则可另遣军队东西出击,孙权的东西两线就得不到救援;
若东西线可以攻下,则东关就成为东西夹击的孤立据点,也就唾手可得了。
同时他又将军队移驻潦口,上陈进攻的计策,曹叡都十分满意。
太和二年(228年),东吴的鄱阳太守周鲂按照吴王孙权的主意,佯称得罪了吴王,要弃吴投魏。
他跟大司马兼扬州牧曹休私通消息,约他发兵去接收鄱阳郡。
曹休中计,上书请求获准后便率领骑兵步兵共十万名往皖县(今安徽省潜山县)去接应周鲂。
曹休从寿春发兵以后,魏明帝又派贾逵督前将军满宠、东莞太守胡质等四支军队由西阳直攻东关、司马懿领兵进攻江陵。
贾逵至五将山时,曹休已经孤军深入吴地。尚书蒋济向魏明帝表示驻守上游的吴将朱然可能会从曹休后方袭击,吴军随时会东进切断曹休退路,建议派兵救援曹休。
魏明帝诏司马懿停止前进,让贾逵东进与曹休合兵一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