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727章 袁术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727章 袁术 (第3/3页)

占领江东。此时孙策听闻袁术准备自立称帝一事,写信劝阻袁术。

    但袁术听不进去孙策的劝告,于是孙策与袁术再不往来。

    已故太尉陈球的侄子陈珪当时任沛国相,与袁术交往甚密。

    陈珪的儿子陈应当时也在下邳,于是袁术将陈应扣押起来作为人质,并且写信给陈珪说明自己想要称帝的想法,希望陈珪能够给予自己帮助。

    陈珪读过袁术的信后拒绝了他,并表示自己与儿子宁死也不会与其合作。

    兴平二年(195年)冬天,董卓部下的李傕和郭汜在弘农郡的曹阳涧一带追杀天子以及部下官员,当时保护献帝的杨奉被叛军打败,献帝独自逃亡至黄河以北。

    袁术自觉时机已到,就与部下相商,认为国内各路诸侯鼎力纷争,刘氏皇朝衰微,而汝南袁氏门生遍地,声望地位都很高,正应该上应苍天,下顺民心,自立称帝。

    但“众莫敢对”,其部下心中不同意,但却不敢说出口。只有主簿阎象劝解袁术,认为袁术不该自立称帝

    袁术心有不满,于是派人带好礼物前去请张良之后张范前来商议,但张范借生病推脱不来,派弟弟张承前来应对。

    袁术觉得自己土地广阔、人口众多,于是问张承关于称帝的想法。张承认为自立为帝取决于德行与人心,而不在于人多。

    僭越犯上、违时背势自称为帝,不会有人支持。袁术听后很不高兴。后来曹操征讨冀州,袁术和张承说,曹操想用几千将士来抵抗我方十万大军,实在是不自量力。

    但张承却认为汉朝虽然衰微,但天命未改。如今曹操手中有汉献帝,挟天子以令诸侯,即使与百万士兵交战也能取胜。袁术对其更加不满。

    上述种种事件使得袁术深知想要代汉自立实属不易。于是袁术开始搜寻能够顺理成章公开称帝的理由。

    于是在建安二年(197年)春,袁术在淮南寿春自立为帝,自称“仲氏”,任命九江太守为淮南尹,设置公卿百官,祭祀天地。

    在袁术称帝后,生活上更加奢侈,后宫妻妾上百人,都穿绫罗绸缎,美食美酒应有尽有。

    袁术称帝后,派使者将此事告诉吕布,并且想为儿子求取吕布的女儿。但吕布不同意,将袁术的使者抓起来送到了曹操所在的许昌。

    袁术大怒,派部下的张勋、桥蕤前去攻打吕布,结果大败于吕布。由于缺少军粮,袁术带兵向陈国借粮,陈国拒绝。

    于是袁术又率兵进攻陈国,杀死了陈王刘宠与国相骆俊。曹操听闻此事后亲自带兵讨伐袁术,袁术知道后慌忙渡过淮河准备逃跑,只留下张勋和桥蕤在蕲阳防守曹操。曹操将二人部队打败,击杀桥蕤,张勋退兵逃跑。

    袁术被吕布、曹操接连打败后,军队兵困马乏,兵卒甚少,主将又战死了,军心不稳。

    又赶上此时大旱,百姓颗粒无收,无论是军士还是百姓都饥寒交迫,长江、淮河一带民不聊生,有些地方出现了人吃人的情况。

    这时舒仲应担任袁术的沛国相,袁术交给他十万斛米让他充作军粮,但舒仲应见百姓饥贫,于是将粮食全都分给了百姓。

    袁术知道此事后大怒,准备带兵击杀舒仲应。舒仲应对袁术说:“我自知会死,所以才这么做。牺牲我一人性命换取众多饥寒百姓的性命是值得的。”

    袁术不想背上杀害贤良的名声,于是放过了舒仲应。

    袁术虽然珍惜名声,但是天性自傲,荒淫奢靡日益严重,最后军中财政空虚。

    而孙策与其堂哥孙贲的离去使袁术失去江东、广陵等大片领土,加之袁术接连战败,已然无法立足。

    袁术只能将辛苦确立的皇帝称号送给与自己素有隔阂的兄长袁绍,自己则经过徐州下邳往北去投奔在青州的侄子袁谭。

    曹操派刘备、朱灵、路招等人去邀击袁术。袁术无法过去,只好返回寿春。六月时,到达离寿春八十里的江亭。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