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8章 刘表 (第2/3页)
进入荆州地界,攻打穰城,在战斗中被流矢射中身亡。
荆州的属官们得知消息,纷纷前来向刘表祝贺。刘表却认为张济因为处境困难,才来荆州投奔自己;
自己本该以礼相待,结果发生误会导致两军交战,实在不是自己的本意。
刘表又派人去收编张济的军队,张济的部将们得知刘表对张济之死惋惜的态度后,全都归附了刘表。
建安三年(公元198年),长沙太守张羡率领零陵郡、桂阳郡、长沙郡反叛刘表,刘表率兵进攻张羡,长期不能攻克。
直到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冬天,张羡病死,他的部属又拥立其子张怿为长沙太守。
刘表趁机发动进攻,击败张怿,乘胜南下攻占了零陵、桂阳二郡,向北又控制了汉水下游一带,占据的地盘有数千里,拥有精兵十余万。
刘表安定荆州之后,保境安民,关西、兖州、豫州的儒学之士纷纷归附于他,刘表对他们加以抚慰赈济,善加安置;
又修建学校,弘扬儒学,主持綦毋闿、宋忠等学者撰写《五经章句》,称为《后定》。
当时,曹操与袁绍在官渡相持不下,袁绍曾派使者前来向刘表求援,刘表口头答应,实际上却不派兵前去,也不帮助曹操。刘表打算占据长江和汉水流域,坐观天下局势的变化。
从事中郎韩嵩、别驾刘先一同劝谏刘表,认为如今曹操与袁绍两雄相争,此时能够影响天下大局的人就是刘表。
如果刘表要有所作为,就应该趁机起兵争夺天下;如果刘表不愿争夺天下,就应该在曹操和袁绍之间选择其一,支持并依附。
如今刘表拥兵十万,却坐观成败,别人请求救援又不愿出兵相助,必然招致双方的怨恨。看情况曹操必然能击败袁绍;
彼时曹操南下入侵,恐怕刘表难以抵敌。因此,不如以整个荆州归附曹操,如此必然能获得曹操重用和感激,让子孙受益。
刘表的大将蒯越也认为应该归附曹操,刘表犹豫不决,于是便派遣韩嵩去曹操那里观察一下虚实。
韩嵩到了许昌,被朝廷任命为侍中、零陵郡太守;等到韩嵩返回荆州,他向刘表称赞曹操仁德,劝说刘表将儿子送到许昌作为人质,以表示归附曹操的诚意。
刘表认为韩嵩怀有二心,勃然大怒,要将韩嵩推出去砍头;又将韩嵩的随行人员严刑拷打致死,也没有得到韩嵩背叛自己的证据,刘表这才没有处死韩嵩。
建安六年(公元201年),刘表派步骑一万人攻占西鄂县。
同年,曹操进攻刘备,刘备兵败后前来荆州投奔刘表,刘表待之如上宾,增加刘备的兵马,让他驻扎在新野。
荆州的人才逐渐归附刘备,刘表怀疑刘备有异心,因此没有重用他。次年曹操征讨袁谭、袁尚期间,刘表派刘备率兵向北侵犯,到达叶县,曹操派李典随同夏侯惇率军阻击,刘备率部在博望击败曹操部将夏侯惇、于禁的军队。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曹操北征乌桓,大军深入柳城;刘备劝说刘表趁机袭击许都,刘表没有听从。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七月,曹操率大军南征刘表;曹操的大军还未抵达荆州,刘表就病死了。
刘表去世后,部将蔡瑁、张允等人拥护其幼子刘琮继承其职位;刘表的长子刘琦则出任江夏郡太守。
同年九月,曹操大军抵达襄阳,刘琮率领部众投降曹操。
建安十三年(208)七月,曹操亲率大军,挥师南下,进攻荆州,荆州形势危急。
而荆州牧刘表此时正一病不起。他的长子刘琦回来探望,显然是有所谋划,却立刻被人赶回了江夏。
原来,刘表在立嗣这件事情上,迟迟没有定夺。
如果继承人不确定,无穷无尽的内耗就会伤害到整体的利益。
立嗣一事,按传统做法当然是众望所归,早立嫡长子,避免异心四起,内部争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