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729章 刘琦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729章 刘琦 (第3/3页)

来刘表又娶了荆州大氏族蔡家的蔡夫人为妻,生了次子刘琮,所以刘琦就成了庶出。

    刘琦为了避祸,听从诸葛亮的建议选择远离漩涡,去江夏带兵,此举虽然保全了自己,可是也丧失了继承家业的机会!

    刘表死之前曾立下遗嘱,让刘备辅佐刘琦领荆州之主,但是蔡夫人根本不给刘琦机会,甚至连刘表的葬礼刘琦都没能参加!

    后来弟弟刘琮在舅舅蔡瑁的忽悠下投靠了曹操,曹操亲口答应:“让刘琮永领荆州之主。”

    但是曹操反手就把刘琮送往青州软禁起来,更在在路上派于禁暗中杀害,连同他的母亲蔡夫人!

    在刘备一路败逃的时候,又是刘琦尽起江夏之兵救了刘备,并收留了他,这才让诸葛亮有喘息之机去东吴舌战群儒,说服东吴联合抗曹!

    赤壁之战,曹操大败,诸葛亮略施小计就拿下荆襄,并且上表奏刘琦为荆州刺史,但是此时的刘琦已经病入膏肓,不久于人世。

    刘琦临终之前还被诸葛亮利用了一把,劝退了前来讨要荆州的鲁肃!

    可以说刘琦的一生是悲哀的一生,由于父亲的续弦,自己由合法的继承人变成一个庶子,无奈丢掉了父亲的基业。

    关于刘琦之死,有人说是刘备害死的,刘琦对刘备来说根本没有任何威胁,而且刘琦对刘备言听计从,刘备根本没有害死刘琦的动机和理由啊!

    如果说为了清除荆襄的刘表残余势力,那“挟刘琦以令荆襄”岂不更好?

    关于刘琦之死,一个善良的人、一个软弱的人,生在了一个充满斗争的大户人家本身就是一种悲哀。

    从小的刘琦肯定有一个爱自己的父亲和疼自己的母亲,但是幼年丧母让刘琦内心充满了不安全感,长大后,父亲又娶了新的夫人,自己成了没人疼得孩子,

    但是刘琦的内心依旧善良,他不忍心让父亲为难,于是主动选择远离!在父亲死后,他又没能披麻戴孝,为父守灵!

    生于乱世,是刘琦的悲哀,为人善良,是刘琦的底色,这样善良又软弱的人活在这乱世,本就是一种可悲,或许刘琦也是厌倦了这个纷争的三国,才选择提前死去,去寻找他内心的安宁

    刘琦的母亲陈氏早逝,父亲刘表后来续弦了一个后妻名为‘蔡氏’。蔡氏为刘表生下了一个幼子名为刘琮。

    从这以后蔡氏便为了自己的亲生孩子刘琮百般刁难刘琦,在她的影响下刘表也逐渐将注意力放在了幼子刘琮身上,对刘琦冷淡了许多。

    刘表对自己的后妻蔡氏也十分宠爱,基本上就是蔡氏说啥他信啥,尤其是说刘琦坏话,那更是没半分怀疑。

    这让刘琦的地位岌岌可危,一度失去荆州继承权。而且步入老年的刘表脑子坏掉了,让妻族的人进入了权力系统,这更让公子刘琦没有安全感。

    这个时候的刘琦已经不再奢求能继承父亲的荆州,他只想保住自己的性命。

    不过很快事情迎来了转机,建安六年刘备投奔刘表,建安十二年,刘备成功聘请金牌谋士诸葛亮出山。

    而刘琦知道此事后死马当活马医,迅速去见了自己的叔叔刘备和诸葛亮准备求他们救自己,但刘备以这是兄长刘表的家事自己不便参与拒绝,刘备发话了诸葛亮更是不可能多说什么,于是出言拒绝。

    但刘琦没有放弃,他在不知道是什么精神状态的情况下把诸葛亮骗到了二楼的书房,并且在上去后迅速命人将梯子拿走,直接生擒了诸葛亮。

    最后百般哀求之下诸葛亮终于还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给了他一条破局之法,那就是学习春秋时晋国的重耳出走外地。

    也就是让刘琦去外地,远离本家,虽然可能失去继承权但却能保下性命。刘琦十分欣喜,

    马上去向父亲说要去江夏历练,本来就在刘琦和刘琮两人身上摇摆不定的刘表欣然同意,任命其为江夏太守。当然这也是刘备和诸葛亮要的结果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