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合同到手,大功告成 (第2/3页)
了他的判断?
难道这个家伙其实一直在演戏,他并不是个蠢材,而是有真材实料并且摸清了他们的底牌?
他很清楚。
能撰写出这样一份专业条款的人,绝不可能是蠢材!
但他强压住不安,脸上努力维持着职业化的平静说:“谢谢钱桑的关爱,不过请贵方相信我们的专业,我们自己可以在半小时内审查完合同。”
说完,他带队离开。
会议室就在锦江饭店里头,这跟扶桑方面住宿在一起,于是他们回了房间。
一回房间,中村敏郎挥手,渡边淳立马将沉重的深红色金丝绒窗帘拉上了。
初冬的阳光顿时被隔绝了。
屋顶白炽灯投下的光晕在深色柚木长桌表面流淌,映照着一行人紧绷的面容。
中村敏郎阴沉着脸坐下:
“诸君,你们都看过补充条款了吧?请务必坦诚相告,中国人是不是已经发现了我们的陷阱?”
没人说话。
他阴沉着脸看向旁边。
小野正雄脸色灰败、眼神躲闪。
渡边淳则满头冷汗。
中村敏郎勃然大怒,一巴掌甩在小野正雄的脸上:“八嘎!”
小野正雄哭丧着脸起身鞠躬:“哈依!”
中村敏郎强令他发表意见。
小野正雄很清楚上级领导对于此次大合同势在必得的决心。
这样他心中那点侥幸和贪婪瞬间压倒了理智:
“中村次长,也许我们想多了,也许能蒙混过关?只要设备运出去了,木已成舟,后续检测总有操作空间——或者总部有办法应对?”
昨晚的茅台酒劲似乎又涌了上来,让他的思维更加模糊。
听着他绊绊磕磕的话,中村敏郎起身又给他一巴掌:“八嘎!”
“也许?或者?小野桑,听一听你说的是什么混账话吧,你把我们的成功寄托在敌人的愚蠢大意上?”
翻译员犬养华弱弱的说:“对方似乎——我是说中国人,中国人就是很愚蠢很大意。”
中村敏郎冲他释放了一记太刀一样锋利的眼神冲击波。
这里轮得到你说话?
佐藤健一拿起日文版本仔细看。
渡边淳和小野正雄也强打精神凑过脑袋,三人几乎是趴在那份协议上,如同被逼到墙角的猎犬,目光急切地一行行扫过密密麻麻的条款。
起初,他们的神情凝重而紧张,额角甚至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合同语言专业、结构严谨,绝对是出自高手手笔。
尤其开头几部分,紧紧围绕核心设备的材料规范和验收流程,重点强调了ASTM标准的具体条款,甚至加入了“买方指定国际独立机构介入抽样检验”的要求,这些都像淬毒的针尖刺向他们最心虚的软肋。
难道……真的露馅了?
佐藤健一的心脏在胸腔里狂跳,握着文件的手微微发抖。
但就在这份沉重的压力下,他作为专业法务的素养让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目光继续在字里行间深入搜索、推敲。
越往后看,他紧锁的眉头却匪夷所思地渐渐……松弛了?
小野正雄脸上的紧张也慢慢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丝极力压抑的荒谬和嘲讽。
他揉了揉酸胀的太阳穴,指着补充协议后半部分一条明显生搬硬套的条款,压低声音用日语快速对佐藤建一说:
“佐藤君,看这里,这是什么意思?”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关于‘货物风险转移的一般规则’?”
“还有这条——‘参照《国际商会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UCP600)规定结算单据要求’?”
“这跟我们的贸易项目有什么关系?”
佐藤健一看着这些熟悉的条款,疑惑的反问道:“我怎么感觉,这像是把几份国际贸易合同的保障条例全给杂糅在了一起?”
“看这里,他们、他们甚至把信用证支付方式下要求卖方提交海运提单的‘已装船批注’细则都原封不动抄录进来了!”
小野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干涩笑意,混杂着宿醉的混沌:
“没错,没错,他们——这根本不是什么高手撰写的补充条款!这、这,我认为这更像是有人找到了一些国际贸易交易合同,然后把保障保全部分全汇总到了一起!”
佐藤健一兴奋的向中村敏郎汇报:
“中村次长,我们合同总则第三条第二款明确写的是‘分阶段电汇付款’,跟信用证(L/C)支付方式八竿子打不着!更别提什么货物风险转移和海运提单了!”
他越说越觉得荒谬可笑,脸色由白转红。
中村敏郎更是国际贸易的个中高手。
他看了之后眼神也亮了起来,迅速扫过其他几条被生硬塞进来的“国际惯例”:
冗长地引用《海牙规则》对承运人责任限制的条款——这与设备所有权转移毫不相干!
详细罗列《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中关于FOB(船上交货)项下卖方需承担的“将货物在指定装运港越过船舷”的义务描述——而合同明明签订的是CIF也就是成本加保险加运费条款!
甚至有一条莫名其妙地要求“卖方应遵守进口国(中国)所有关于动植物检验检疫的强制性法规”。
这法规中村敏郎更熟悉,它叫SPS措施,常用语肉类、食物、饲料乃至于动植物国际贸易交易。
问题是,他们要送出的是他妈的一堆钢铁制造的大型化工设备合成塔!
这哪来的“动植物”需要检疫?!
一行人瞪着眼继续往下看。
最后看清楚了。
这简直是一场灾难般的法律条文拼凑!
就像一个小学生,为了显得作业很“厉害”,把从各处抄来的深奥公式和定理,不管有没有用、对不对题,一股脑儿全塞进了自己的算术题里!
中村敏郎抬起头,和小野正雄交换了一个眼神。
眼神里残留的惊惧像阳光下的露水般迅速蒸发,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强忍着的、如释重负的轻蔑和滑稽感。
显然,这份表面吓人的厚厚协议,根本不是什么精准的狙击枪,而是一个外行人胡乱挥舞的、布满倒刺但完全打不准目标的沉重狼牙棒!
中国人,特别是那个夸夸其谈的钱进,根本就没搞明白他们自己的合同基础和国际规则的具体应用场景!
之前的那些对核心标准的“严格”要求,极可能只是走了狗屎运,或者照搬了某个不入流法律顾问提供的、不加甄别的模板而已。
尤其是佐藤健一回头看,发现‘核心三条’并不是紧靠在一起的,它们之间其实还有其他一些条款。
只是这些条款位于第一页。
然后中村敏郎是个高手,心虚之下一眼便注意到了这些条款,这才被吓住了。
他们交换了意见。
最终统一了意见。
核心三条的出现是意外,中国人根本没有发现他们的陷阱!
中村敏郎立马拨打了跨国电话,将情况汇报给了总部领导。
领导听后,注意力在‘核心三条’方面,他感觉这有问题。
可是中村敏郎的分析很有道理,他也是这么想的。
最重要的是——
这份合同太重要了。
按照扶桑相关法律,已经被淘汰的旧式尿素合成塔在国内不但不能卖钱了,还得额外花一笔大价钱进行拆解。
而一旦卖给海滨化肥厂,不但可以省掉大额拆解费,还能赚到巨额利润。
这一里一外,钱可就太多了。
一旦解决这件事,帮集团赚到大钱,那他们都能升职加薪!
最终。
中村敏郎得到了想要的答案。
他挂上电话露出轻松的笑容:“中国人从没有接触过国际贸易,他们不可能发现我们的陷阱,这一切就是巧合。”
“不过,这终究是一个潜在危险,我们应该想办法将它给铲除掉!”
小野正雄立马说:“让他们从补充协议里踢掉这些条款……”
“蠢货!”中村敏郎不等他说完就骂娘,“你真是个马鹿!”
“你这是在铲除危机吗?不,你这是在提醒他们发现危机!”
“真正的做法应该是——我们要给补充条款设置起效期限,比如两个月或者三个月。”
“在这段时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