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百七十章 下一个十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九百七十章 下一个十年 (第2/3页)

幽燕的事情,应该就会尘埃落定,这两万多契丹人,户部和兵部要负责将他们,分散到各地安置,如果他们不再闹事,就当做本朝子民对待罢。”

    “如果闹事。”

    皇帝陛下默默说道:“着当地官府,按谋逆处理。”

    朝廷与契丹,相持一年多时间,其实争的就是这两万多契丹精锐的去处,契丹汗想要把他们带出关外,李云则是想要消灭他们。

    此时,他们如果投降,最好的处理办法,自然是一刀杀了,一了百了,但是说出去的话就是泼出去的水,李云不会反悔。

    杜相公闻言,有些愣神,他上前一步,低头道:“陛下,在河北道划一个空一些的县给他们居住就是了,如果太过分散,这些人恐怕很难存活下来。”

    一旦分散各处,这些契丹人,多半是会被当地的汉民欺侮的,而且他们,多半不会种地,的确很难生存。

    皇帝陛下皱眉道:“俱是战兵,如何能集中安置?”

    杜谦微微低头道:“陛下,只要能让他们在汉地活下来,五年十年之后,他们就不会想着回关外去了,而且一个县…也已经足够大了。”

    “他们无有兵器,又难以聚众,河北道南部距离关外足有上千里,不会出什么乱子,只要派一个踏实能干的县令过去,带他们两任,臣相信,一定能教化这些契丹人。”

    两任,就是六年。

    李云若有所思,他认真考虑了一下杜谦的意见,然后开口说道:“杜相是不是有人选了?”

    杜相公低声道:“臣之二子,在翰林院已经抄了两年书了,臣想让他到河北道去,做两任知县,替陛下教化这些契丹人,将来,这些契丹人说不定,能成为本朝战力。”

    皇帝陛下摸了摸下巴,点头道:“那好,那些事就这么办,回头你们中书,与河北道当地官府,还有有司衙门,一起办理此事罢。”

    杜谦低头应是。

    皇帝陛下看了看他,又继续说道:“如果没有出什么岔子,到今年年关,幽燕就差不多恢复了,幽燕恢复之后,朝廷应当行文各道府州县,布告大赦天下。”

    皇帝陛下想了想,继续说道:“明年的赋税,可以酌情减免一些。”

    薛尚书听了皇帝这句话,连忙上前,低头提醒道:“陛下,西北还在打仗…”

    皇帝陛下看了看他,哑然一笑:“真是谁在这个财神爷的位置上,都是一般说辞,抠门的很。”

    他想了想,开口道:“那就免除明年一整年的徭役罢,各地方官府,除了必须要动工的河道,以及开垦田地等,明年一些不必要的事情都停了,不要劳动百姓了。”

    “地方因徭役用钱的。”

    皇帝默默说道:“统一报上来,由朝廷报销。”

    这个时代的徭役,就是百姓平白给官府做工,每人每年一个月到三个月不等。

    如果免了徭役,地方官府需要做一些非做不可的工程的时候,就需要花钱雇佣民夫,这就是李云所说的开销了。

    历史上,还有一种税法,就是摊徭役入赋税,多收一些税钱,百姓们便不用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